中青在线
  2007年3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两会纵深
全国农村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要普及到全国 80%以上的县,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大礼包力填城乡福利鸿沟
2007-03-07
本报记者 王亦君
    

    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究竟是多少届多少次,71岁的郭金华依然表现出超过往年的热情。

    郭金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的一位普通老农。今年除夕,温家宝总理到他家拜年,挽着他的手臂,脱下皮鞋坐在他家炕上,吃了他家里人包的饺子。

    这两天,他一连数日,守候在自家的电视机前。“我关心两会,关心代表委员们怎么说,我还期待着看到温总理露面。”

    温家宝总理去郭金华家过年前,郭收到了地方政府送给他家的“新春礼物”:一部新电话。但他更看重2006年政府全面免除农业税的大“礼包”。“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郭金华怎么也没想到,总理会在他家,透露中央政府要在2007年派发给数亿农民三个大礼包:全国农村孩子全部实行免费9年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要普及到全国80%以上的县;在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月5日上午,在距离郭金华千里之外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打开了这三个大礼包。

    学费不收了 师资队伍很重要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去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说:“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可喜的一步,让亿万贫困农民得到了实惠。”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黄裳裳说,今年农村的孩子们上学不用出钱了,不过,农村师资队伍是更长久的问题。孙鹤娟代表认为,可以构建城乡教师大循环的机制,一方面解决师范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农村教师匮乏的现状。

    云南代表团的李玛琳代表认为,云南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造成山区的孩子要接受教育比城里的孩子难得多,镇雄县山区的学生免了学费、书费、杂费,但去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虽然有的可以住宿,可生活费又交不起,这些山区的学生上学还是难。

    农民欢迎新型合作医疗 农村医疗条件亟待改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生老病死基本上由自己承担,而这个群体的承担能力又极其脆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过去‘生死由命’的观念。”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涌宝镇副镇长王章平说。王章平在镇里主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组织者和见证者,他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着直接的感受。王章平说,镇里3万多农民,95%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这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由衷的欢迎。

    王章平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仍存在一些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须在运行中进一步加以完善。他认为,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家庭成员的数目征收相同费用,没考虑到农村居民个人和家庭收入、支付能力的差异。他建议,新型合作医疗不宜过分强调大病为主,应以最大多数的农民得到实惠为原则,在筹资中,应根据经济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不同档次筹集,享受不同的报销比例。

    “老乡们参加,就是想花最少的钱去乡里的卫生院治病,可是,很多乡镇卫生院连城里最简单的X光机、B超机都没有,村卫生室没有业务用房,有的还是茅草房,怎么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呢?”全国政协委员李扎拉忧心地说。

    “给农民解决看病的问题,光出了钱还不行。现在新型合作医疗还规定,你如果要在乡镇医院看病报销的额度就高一点,去县里就降低了一部分,如果要到省里或者到北京去看病那可能就变得更低了,这是对于就近看病的鼓励。但是农民身边的如果医疗条件不是特别好,他们怎么办呢?

    “不要什么病都跑到大医院去看,有很多病在身边的医院看就行了,话是这么说,但是如果你身边的医疗条件还是用了35年的出诊箱、25年的听诊器的时候,你能不往大医院跑吗?这就是很多农民在生病之后所面临的状况。”

    根据卫生部去年年底在全国新农合试点地区的调查,乡镇一级医疗机构中,显微镜、B超机、X光机、心电图机四大类不全的占76%,许多代表委员表示,这种状况显然需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设备。

    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还需中央财政支持

    “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全国政协常委杨春兴感慨很多,“我国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身为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还曾经在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上挂”担任副司长,杨春兴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倾注了很多心血。

    2006年7月,作为最先提出建立农村低保的主要提案人之一,杨春兴在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加强农村社保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城乡规范统一的社会救助与保障制度》的发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2006年组织新农村建设的大规模调研,将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列为重点。

    在他看来,尽管我国已经有25个省份进行了农村低保试点,但农村低保法规层次较低,刚性不强,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在农村除了五保供养国家颁布了条例外,自然灾害救济、农村低保、定期定量的特困救助、住房救助以及慈善捐助等尚无一套规范的法律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资金保证最重要。不少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紧张,资金缺口难以弥补。而通常是财政越紧张的地区,贫困人口往往越多,分担低保经费的任务就越重,落实经费保障的压力就越大。

    杨春兴说,按照我国2005年公布的数据,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人口有2370万,其中60%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搞好农村低保与地方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依靠自身财力,很难做到有效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25个省份都是依靠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并没有投入。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在全国已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达不到每年国家公布的温饱线,每年683元的标准,只能是低水平,广覆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地方财政无法支撑。贵州省的绝对贫困人口有255万,目前维持着每人每年2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没办法,地方财政没有能力。”

    今年两会,杨春兴提出了《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农村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对西部给予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的提案,建议中央财政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纳入预算,并重点对西部贫困地区给予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确保贫困地区众多的困难群众不至于因为地方财力有限而失去保障。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照片:王苗姐弟俩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是陕西省农村低保的首批受益者。本报记者孙海华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