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林毅夫在记者招待会上,澄清对新农村建设的误解。他说,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让农民拆掉旧房盖新房,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受到伤害。
新农村是什么样?是新房、新路、新村庄,还是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我们看到一些怪现象:逼着农民贷款建别墅,结果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反倒欠下一屁股债,为一日三餐发愁。农民编出讽刺顺口溜:“新农村、新农村,修路造房再亮灯”。
新农村不是新村庄,更不是楼房林立的城镇仿造品,对新农村的误读,除了理解上的偏差,更有贪快求急、把新农村建设当作完成上级任务,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心理在作怪。
农村确实需要“旧貌换新颜”。旧貌的改变,是一个踏实努力、水到渠成的过程。一方面,需要财政加大对道路、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方面,是农民在收入提高后,自然而然提升对住房、出行等生活条件的需求。任何一厢情愿的强迫,都无法换来真正的“新颜”。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农民才是新农村的主人。家园该是什么样,他们最有发言权。居高临下的指手划脚,不切实际的越俎代庖,心怀叵测的偷梁换柱,建设出来的只能是某些为官者自命不凡的虚幻政绩,不但不是农民需要的新家园,还会加重他们的负担,侵犯他们的利益。
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将是纸上空谈。不要自以为是地替农民作主,替他们绘制蓝图。问问他们想要什么,听听他们有哪些要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利,是最基本的前提。或许,农民的文化不够高、见识不够多、目标不够远大,但他们有最迫切改变自身状况的诉求,有着对贫困生活的切肤之痛,这正是他们建设新农村的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