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女士(60岁,退休干部)
在北京华润万家生活超市,谢大妈和老伴儿似乎有些“犯愁”,拿起一袋黑木耳,想了想还是放下了。“买回家去的黑木耳,放在水里一泡,木耳变白了,水倒变黑了。”
谢大妈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食品不敢吃了:平日里不敢买猪血、鸭肝之类的东西,怕有传染病;米粉里怕被添加明矾;红心鸭蛋含苏丹红,福寿螺引发管圆线虫病,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看电视上天天曝光的这些,真不知道吃什么东西才安全。
老两口说,希望政府部门对为数众多、生产隐蔽的小作坊进行有效的监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全。郭姗姗
陈万志(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
吃得不放心有很多原因,在这里只说管理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没有人管,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市场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重兵防守”:农业、工商、卫生、海关、质检、药监等近十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可为什么链条还一再断裂?根源不在于法律法规不健全,而是目前的监管体系存在监管主体多元化、部门职权交叉重复、执法不力等“硬伤”。
食品安全管理必须多管齐下:彻底清理和解决有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监管权限不清和互相矛盾的问题;全面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准入制,将食品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对达不到生产条件和卫生标准的企业,坚决不允许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制售假劣毒害食品的风险成本。本报记者朱丽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