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采取措施,我们将没有一流的艺术人才了”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李润文)“紧急呼吁,再不采取措施,我们将没有一流的艺术人才了,我们的艺术人才流失很严重,许多一流人才都被国外学校招走。”政协委员、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今天向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场发难,认为目前有关政策对艺术类考生太苛刻,导致人才流失。
俞丽拿说,教育部门抬高艺术类招生门槛后,许多优秀的艺术特长生不考大学了,许多人连毕业证都不要了,直接被国外艺术类院校招走,艺术类考生流失很严重。
“我们招生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直接在我们校门后设摊招生,他们没那么多要求,只要专业素质好就行。”她说。
2006年教育部门提出,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数学成绩计入文化课总成绩,今年,教育部门要求各地组织全省联考,先为艺术类院校筛选考生,将一些文化课基础太差的考生挡在门外。
“我们这些艺术家都是在原来的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如果说书读不好就不能上艺术院校,那我们这些人还够不够资格被称为艺术家。”
“5位老师7颗牙”现象值得关注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朱丽亚)“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总体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5位老师7颗牙!’”在民盟界别的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柏均和对当前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形容引起了其他委员的关注。
据柏均和委员介绍,某县小学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半数以上,而另一个县小学教师平均年龄高达54岁。年轻老师不愿意从事基础教育与待遇有关——柏委员说一些地方的小学老师收入比民工还低,而一些农村教师连生活费都难以保证。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同一城市不同区县或者是不同学校,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差距也有很大差距,一些示范性学校占地面积过大,建筑超豪华,而老师的实际待遇并不高。
今天在谈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柏委员说:“《教师法》颁布已经10多个年头了,一些规定和现实不符,矛盾日益突出。”他建议修改《教师法》,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老师的待遇,并修改中小学老师的职称评定办法,积极培养基础教育的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