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当傅企平和着观众掌声步入中国农业大学会场时,他没有站到讲台上讲课,而是走到台下大学生观众席中。
“我们全村只有800多人,但有1万多外来职工,去年光工资我们就发了两个亿。”傅企平伸出两根手指举得高高的。
浙江奉化滕头村党支部书记傅企平代表用这句朴实的话作为开场白。身后大屏幕上,工作人员开始播放滕头村的图片,翠绿的村庄、林立的厂房、成排的别墅,这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农村。
“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我将其中的‘生活宽裕’改成‘生活富裕’,再加上‘生态良好’,就是我们的现状。”
傅企平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可是,我还是发愁——为什么?缺人才啊。农村要发展,关键靠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我常说,我们要口袋和脑袋一起富裕。所以,我们村很重视教育,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家奖1万,研究生奖2万,博士生奖5万!我们村已经有51个大学生了。”
“可这还远远不够,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吸引了500多个大学生来村里,300多位留下来了,对于进来的大学生,我们给最优惠的政策。”
台下一片啧啧赞叹声。
“同学们,来农村吧。”傅企平接应着大学生们连珠炮似的提问。
一个高个头男生站起来说:“我家是四川的,请问您有没有考虑对西部一些农村进行对口支援?”
傅企平说:“我们这些年总共花了2000多万帮助贵州等一些省份的贫困农村。你,如果毕业后回四川农村发展,有困难可以来找我。”
台下顿时一片掌声。本报北京3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