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3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版
凤栖古塞现生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平鲁
2007-03-10
    据《平鲁县志》记述,战国时,赵惠文王置武州;秦称武州要塞……;明初称老军营,屯千军驻防……;清雍正三年改称平鲁县。要塞诠释着沧桑,解放后直至1980年,平鲁人口增长48%,而粮食产量只增长24%;近30年间,全县共吃掉国家“亏心粮”1.4亿斤,有的村连种子、饲料也得靠国家供给;1978年大旱,人均分配收入只有20.1元,在当时山西省116个县市中,人均收入平鲁倒数第一。

    时光如驹,岁月峥嵘。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掠过时,这块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深远历史渊源的热土勃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平鲁18万儿女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以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勤劳务实的双手续写出一个个奇迹般空前的辉煌。特别是近年来,平鲁经过走以托管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煤炭企业改革之路,按照富民优先、教育优先、生态优先、环保优先“四个优先”的思路,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得以空前进步。全区财政总收入2001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2年翻番,2006年完成10.3亿元(含资源款),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691万元,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80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9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

    漫行平鲁,满眼绿意沁人心脾:城内街道宽洁划一,路旁垂柳婆娑相缀;居民小区高楼林立,街心公园功能齐备,街景路灯别致有序;建设工地巨械舞臂,车辆穿梭,民工挥汗;远处群峦妆碧,禾田铺绿,彩浪涟漪,路边民居林中隐现;山间洼洼积水,草丛野雉乍起……平鲁的建设者正在用激情和智慧描绘出一副美仑美奂的如诗画卷,向见证古塞要冲和苍桑更替的榛莽河山,展示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平鲁精神!

    能源基地夯实发展平台

    平鲁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县(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平鲁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煤炭是平鲁经济的支柱,也是平鲁赖以发展的基础。平鲁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明晰产权、控制总量、整合资源、关小建大、联营改造”的道路,从根本上实现煤炭企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为此,区委、区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开门纳谏,确立“十一五”期间煤炭生产发展的总体目标:年生产总量控制在3000万吨左右,年产100万吨的煤矿达到20座,服务年限达到50年以上,逐步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资源回收率提高到60%—80%。

    平鲁区委、区政府着重从四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是科学规划,严格落实。平鲁原有的67座煤矿75个井,批准设计能力1295万吨/年,平均单井规模不足21万吨/年,点多面广、规模较小,布局散乱,原始粗放。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反复讨论,科学论证,先淘汰9万吨/年以下矿井和一证多井矿坑,减压矿井30%,平均单井规模达到30万吨/年;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淘汰30万吨/年以下矿井,整合发展100万吨/年以上大矿井。按照要求,2006年前一阶段完成了第一步整合规划和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得到省、市批复,已经确定由原来的67座矿、75个井整合为52座。同时,围绕资源整合,制定出台了相关的采矿权价款征缴办法及关闭煤矿补偿办法,到2006年9月底全区全部煤矿缴纳价款9.94亿元。参与整合的煤矿间的补偿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其次是重拳出击,依法关井。依法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5座煤矿实施了关闭,捣毁井口,断电拆线,收回有关证照;其三是积极探索,落实采改。根据煤炭赋存情况,多种形式探索采煤方法改革。因地制宜推广应用连采、综采、综采放顶、轻型放顶等先进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资源回收率。通过联营改造,成为全国较大的煤炭生产基地、调出基地、洗精煤基地和洁净煤基地。其四是落实责任,强化监管。

    在煤炭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区委区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平鲁产业结构单一,地面工业薄弱,平鲁经济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借煤炭工业东风打造地面大项目,实施大引进,大开放,通过招商引资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借助煤炭资源优势和煤炭工业发展形成的资本积累,稳步推进“安太堡、马关河、木瓜界、东露矿、北坪”五大工业园区,集中精力抓好热电、风力发电、煤液化、醇醚、高岭土、多孔硝铵、耐磨材料、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平台,力争新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达到40%以上。

    平鲁区着眼煤炭资源优势,以资源换发展,对凡是看好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投资者,可以规划出让资源,出让煤矿,以煤炭资源吸引外商外资兴办地面企业;对要求已经来平鲁办矿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区级企业,按占有资源量吨煤1?2元的额度,投资地面企业建设。并借助“两区”开发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资金,及早制定规划,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的各项政策性投资。

    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速度。平鲁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短短数个月内,新建续建调产项目10个,总投资39.4亿元,这些项目有矸石电厂二期工程、牧草种植项目、皮革产品系列加工项目、万吨马铃薯淀粉及粉丝扩建项目、万吨荞麦系列食品加工项目小杂粮提取营养素项目、扩建高蛋白糖化饲料肉牛育肥及屠宰项目、多元低合金耐磨铸钢及复合耐磨高分子耐磨材料、合成氨多孔硝铵项目、芦家窑选煤项目、聚合氯化铝和高纯二氧化硅粉煤灰高值综合利用项目等,年可实现利税4.26亿元,为平鲁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牧并举绿化发展通道

    “平鲁不平,沟万条”——奇妙的大自然赐予平鲁一副耄耋老人般满脸干涸褶皱的版图。

    平鲁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在全国都享有盛誉,生存条件却是极为恶劣。“十山九坡头,耕地翻了牛,莜麦长得象马鬃,亩产徘徊在百斤”成了平鲁农业现状的写照。全区2314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种植面积90万亩,辖区内有13个乡镇,18.3万人,农业人口达到15.5万人。

    平鲁按照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市化繁荣农村,努力探索和谐发展的途径。

    工业化富裕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政府拿钱,平均每年支出1个亿,通过建立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基础设施建设补偿机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靠工业化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周边企业转移,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达到750元。

    产业化发展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平鲁区实施了生态建设和规模养殖两大工程,改变生存环境和生存发展模式。从2001年起,平鲁区政府累计投资近2亿元,完成还林还草30余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亩,占到规划面积的70%以上。从去年开始,退耕还林以“一城三镇百村”周边地带为主,退耕还林面积新增20万亩,总数达到40万亩,退耕还草以搬迁村为主,3年新增15万亩,总面积达到以25万亩。

    为了推进生态建设,平鲁区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退耕还林列入国家计划的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没有列入国家计划的,按国家规定的补贴标准由区财政补贴。退耕还草每还一亩,区里无偿提供草籽,每亩每年补60元,连补2年;区里还为种草户投保,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对鲜草收割拉运、种植草玉米、饲草加工给以补助。与此同时,平鲁区大力实施规模养殖工程,发展以养羊与养奶牛为主的养殖业,在生态区推行舍饲圈养,实现养殖发展方式的根本性革命,妥善解决林牧矛盾。为调动养殖业主的积极性,平鲁继续完善和落实政策激励措施:新建奶牛养殖场的,区里无偿提供场地,并补贴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场地的费用,无偿提供防疫服务;兴办牧业龙头加工企业的享受招商引资“无税无费”优惠政策。到2005年底,全区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并涌现出一大批千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奶牛养殖从无到有,短短2年时间奶牛饲养量发展到2600头,已建成9个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场。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牧业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农牧并举,以牧为主的产业化格局在平鲁已初步形成。

    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平鲁区把生态脆弱区域、公路沿线、城镇周边、移民搬迁村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实施了西北部四个乡镇百公里30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区和通道绿化、生林公园、环城绿化、村镇绿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在建设模式上,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分类指导,分区治理。大力推行“乔木搭架,灌木连带,牧草覆盖”的立体配置模式,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使林地能收获大量的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实行舍饲圈养提供饲草资源。在治理办法上,打破乡村界限,以山系流域为单元,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坡沟滩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提升生态建设的总体水平,形成了“百里一条线、十点连一面”的治理格局,对治理项目全部落实了封禁措施。

    城市化繁荣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经,从2001年起,先后投资5.5亿元,新建了县城南坪新城,拉动大量农民脱离恶劣的生存环境,进城致富。农民补步尝到甜头后,2002年到2003年两年时间里,区里抓住全省扶贫移民搬迁的机遇,不等不靠,搬迁移民76个村,2424户,10134人,占到全区行政村的23%;在移民搬迁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投入15个亿,建设“一城三镇百村”,即区政府所在地的井坪城,凤凰城镇、向阳堡、下水头三大集镇和100个小康村。为加快进程,区政府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给予搬迁农民适当的补助。2002年到2003年两年搬迁,平鲁区由432个自然村减少到352个,彻底消灭了20户以下的小自然村,同时建成容纳2200户,6000多口人的“塞北移民第一村”——北坪村。2006年平鲁区坚持“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了10个试点村,已有8个村的建设工程全面铺开。

    平鲁区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率先制定落实了“不取、多予、放活”的政策。从2003年起,平鲁区便出台免征农业税等相关政策,全区免征农业税,由区财政代缴;实行“无税无费”,对农业、农村、农民、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其它涉农方面均实行无税无费,不取一分一厘。同时区财政把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一方面用于移民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圈养等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上;另一方面加大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投入,每年新增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多项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农民交纳养老保险开创了新纪元,凡农民交纳养老保险办理社会养老服务的,区财政补贴30%。与此同时,大力改革户籍制度,凡农民进入城镇,均可转为城市户口;并彻底取消农用车收费项目,把收费单位人员全部财政供养,省市的专项提取由区财政支付,变着法为农民增收。

    在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平鲁区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煤矿职工培训中心,几年来,先后对3000多农民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全部转移到企业有关岗位。到2006年,全区共有1.4万农民在民营或国有企业就业,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3。其中搬迁移民进入企业务工的人数就达到2600人,占到移民劳动力总数的65%。目前,平鲁区委、区政府又投资500万元新建农民培训中心,培训农民工、转移劳动力。同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与驻平大企业和本区各类企业以及新建企业签订录用本区农民工的长效合同。按照各类企业所需人才,由财政出资无偿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园林城市巧镂塞外明珠

    一条古街贯满城,是平鲁老城的缩影。立足平鲁现状,区委、区政府坚持新旧并举,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分布拓建南城,新建北城,改造旧城,形成以建设路为主轴线,以“三横六纵”城市主干道为骨架,以南北中三大板块功能性建筑为主体,以城市外围万亩生态园区和南北两大森林公园为风景的生态园林工业城市,挤身全省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城镇行列,成为朔州后花园。

    在新城建设上,平鲁区委、区政府近年来投入8亿多元,重点拓建了南坪新城,进行了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供热、居民小区等城市基础建设。新建了煤源路等城市主干道。架设了平阳桥、胜利桥、新城桥、一号桥。以“三横六纵”为框架的城镇网络全部形成。扩大了城市供水能力,新建了第二水厂,供水系统实行全自动控制。同时改造了第一水厂,开辟了水源地,供水能力目前达到7000立方/日。完善了城市排水系统。新增了城市供电容量,满足了供电。高起点建设集中供热工程,投资1300万元,新建了区供热公司,集中供热区域扩大了2倍,城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引进天燃气项目,并由民营资本注册成立了吉能燃气有限公司,目前,天燃气用户达2000多户。高标准建设住宅小区,从2002年至今,采取政府投资,开发商开发和民营企业新建等多种形式,先后投巨资建成总积25万平方米的四个居民小区,使2500户城市居民告别了小平房、土窑洞,住进了水、电、暖、通讯、电视一应俱全的漂亮楼房。新建紫晨广场,总投资136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30亩的紫晨广场,它是平鲁区文明城市建设塑形精品工程,是全省一流的休闲与娱乐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新建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1335亩,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亮化工程,夜间霓虹灯变幻、花灯闪烁、规模宏大,遥相呼应形成平鲁一片靓丽的夜景网。投资1亿多元,新建了区委、区政府、等办公服务大楼。并利用社会资金4000余万元,新建商住两用楼6万平方米,逐步通过公开拍卖国有土地在胜利路,煤源路,新城街等地段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并完成了街道的绿化工程,街道绿化覆盖率达到35%,居住区绿化率达到31%。

    新城的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与旧城形成强烈的反差。“十一五”期间,全区投资14亿元,高起点改造井坪旧城,高标准完善南坪新城,逐步把井坪建设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整个旧城改造工程骋请南京规划设计院绘制改造立体效果图,原来陈旧的老城在模型上展示出高楼林立,街阔灯亮,绿草如菌的现代气息。为之,平鲁区委、区政府决心用3?5年时间完成改造面积2.35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任务,需要拆迁建筑80万平方米,动迁机关事业单位26家,动迁住户8000多户,涉及人口3.25万人。

    2006年,已顺利展开胜利路、建设路、东环路、平阳西街4个地块的拆迁、清丈等一系列工作,共完成858户的清丈复核,753户拆迁补偿协议,占被拆迁户的57%。共拆除房屋725户,占总户数的55%。从清丈到拆迁的短短40天时间内,平鲁旧城改造首战告捷,共涉及5200多人,1300户,10多家企事业单位,没有采取强制性手段,群众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完成了拆迁任务。在拆迁的前前后后,政府出台的新住房与旧民房平米面积“以一补一,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深得民心,为拆迁工作提供了坚定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政府还支付给拆迁户临时过度安置费和搬迁补助费。平鲁的旧城改造实质上还是一种补贴百姓的惠民工程,旧城90%以上的住房是土坯房,砖混房,在评估时政府一律按当时平鲁楼房价格来折算。仅这一项,政府为百姓补贴进4亿多元。同时,区里投资3000多万元对“平鲁龙须沟”溪泉河进行治理,建筑橡胶坝两座,修建地下污水槽涵,实现河水和污水分流,同时开发沿河两侧商住一条街,建设滨河公园。治理后的溪泉河将彻底根治区城环境卫生状况多年难以治理的顽疾,形成一条新的风景线。

    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

    平鲁区委、区政府从解决干部群众基本生活入手,把照顾弱势群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作为区委、区政府践行执政为民的着力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区财政每年拿出4000多万元,健全完善了劳动、就学、就医、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等四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有利于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支持体系,为全区的小康建设筑起了一条条社会保障大堤:

    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凡政策性调资增资,全部按政策执行。让在职干部职工和所有退休干部职工生活得到了保障。健全完善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办法:第一,1999年财政拿出600万元,一次性解决了拖欠退休职工所有工资。第二,1998年以来,财政累计拿出400万元,连同拍卖企业收入中的2000万元,一次性将1800名退休职工纳入了养老保险。第三,制定了《养老保险征收条例》,出台了固定工、集体工的视同缴费政策。第四,加大了养老保险金征收力度。截止目前,养老保险金滚存结余达到5526万元。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已筹集资金126万元,614名下岗职工享受失业保险,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8年开始,全面启动城市低保。2002年实现了应保尽保,低保总人数达9404人。到2005年底,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1906户5750人,占全区城镇人口的17%。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效实施了分类施保。2001年6月,全省扩大城市贫困居民保障面现场会在平鲁区召开,平鲁模式在全省推开。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参保单位达到128个,人数达到6625人,覆盖率达到58%。建立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入保办法,全区除教育系统外,所有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067万元。出台了城市义务兵安置办法。1995年以来复员的城市义务兵,凡未找到工作,或因企业破产而下岗,按照省有关规定,征得本人同意后,区财政每人资助1万元,鼓励其自谋职业;两年内找不到工作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农村低保覆盖面达到6598户8733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5.3%。建立了贫困失学儿童救助制度。成立了贫困失学儿童救助基金会。每年财政和募捐筹资80万元,资助享受低保的城市、农村户的子女就读。杂费、书本费全部由基金会资助。建立了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成立了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会,资助平鲁籍考入大学本科的贫困户子女,每年每人资助4000元,一直到大学毕业。今年又有30名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5年已经累计拿出101.3万元资助129名贫困大学生。2005年起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业税减免、涉农产品、产业、劳务、车辆等全部实行“无税无费”。2004年免征293万元,同时区财政拿出162万元用于乡镇农村的办公补贴。并从2005年1月1日起,全区农用车辆包括农用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拖拉机、各类链条及皮带传输动力的机动农用汽车免收养路、运管等各种征收费用。所有收费人员全部纳入财政供养。建立了农民进城务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区里共筹资600万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2005年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704.19万元,报销193.92万元,住院报销609人次。此外还健全完善了农民工退休制度、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新建儿童福利院,解决全区200多名孤儿生活、学习问题。并对因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整体搬迁的农民,分类别纳入城市低保和养老保险。同时健全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煤矿下岗职工补贴制度、计划生育保险和奖励制度;实施了再就业工程。采取财政预算,凡单位每接收一名“4050”人员上岗在3年以上的,再就业期间每年补贴单位3000元;对自谋职业,每人每月工资按500元计,连补10个月,补贴5000元;实行再就业培训制度,凡参加政府组织再就业培训的下岗人员,每人补贴150元。

    优化教育蕴育人才洼地

    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普九”验收时,全区农村共有中小学424所,小学402所,其中单人校325所,占80%;初中22所,其中单轨初中17所,占78%。“小而全、多而散”的办学模式,严重制约平鲁区教育发展,直接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校园建设档次低,危房危墙多,师资配套难,办学效益低。近年来,平鲁区紧紧抓住移民搬迁、撤乡并镇和新农村建设这一机会,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先后撤并农村单人校147所,农村单轨初中12所。从2004年开始,将17所农村中心小学改造成寄宿制小学,现在全区农村四、五、六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到寄宿制小学就读。2006年又投资3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8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按照平鲁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平鲁区将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到“十一五”末,全区农村保留13所寄宿制小学、27所中心小学、一般小学61所、36个教学点和4所区域性初中,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的单人复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历史。高标准、设计一流的平鲁高级中学于2006年破土动工,占地254亩,预计投资1.2亿元,学校设计30轨制,容纳4500名学生就读,这所高中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平鲁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难的问题。李林中学预计2007年迁入新校,三中迁到现在的李林中学,改为寄宿制初中,三中和五小合并,改造为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小学,这样,多年来一直困扰平鲁区教育发展的区直学校班容量大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该区通过省实验教学普及区验收达标后,按照“建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使用效益化”的要求,高标准配备中小学仪器设备。区直中小学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李林中学引进天津一中网校“视频课堂”等资源,使身处偏远山区的同学们,实现了进入名校、名师课堂学习的愿望。2004年11月被山西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狠抓控辍保学工程,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家庭贫困学生教育收费实行“减、免、缓”政策,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根据平鲁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从2005年春季开始,全区的的平鲁籍在平上学的小学、初中在校生全部持卡上学,免缴基本杂费、书本费,属于寄宿的还可享受生活费补助。为了便于管理,由区教育局和财政局连网,建立全区中、小学生及家庭档案,对平鲁籍的学生实行义务教育免费绿卡制,学生持卡上学,绿卡由区财政局统一印制、统一编号,2005年区财政共拨付“两免一补”经费1276.8万元,2006年共拨付1440多万。中央及省“两免一补”专款也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全部落实到贫困学生身上。此外,平鲁区成立了扶贫助学基金会和西易集团扶助贫困大学生基金会,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行“两免一补”前,扶贫助学基金会共扶助贫困中小学生4679名。扶助贫困大学生基金会,到目前共拿出140.04万元,扶助平鲁籍考入大学本科的贫困大学生141名。2004年,平鲁区投资400万元新建儿童福利院,公开招聘院长、教师,解决了全区200多名孤儿的生活学习问题。2006年全区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在校生年巩固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辍学率0.4%。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高中550人,升入中专、技校410人,升入高中1020人。

    从2006年起,平鲁每年从李林中学和职业中学选派15名教师到正规研究生院进修,学费财政负担,每人每学年一万元,2006年选派的15名已经送到山西大学。2006年通过考试和讲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60名高中教师,招聘了40名小学英语教师,15名初中教师。

    长歌伴劲舞,鸿鹄击长空,塞北明珠以其破竹之势耸立于黄土高原。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热情友善向往美好的平鲁18万人民用智慧的双手再掀历史新的一页。谢宏边涛计峥嵘文/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