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民生难题。这道题如何解?在与委员面对面沟通时,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透露,有关部门委托了6个机构提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案,届时医疗体制改革将会有6个方案备选,世界卫生组织、国务院研究机构、著名国际私人机构等都将成为中国医改“高参”。此前,卫生部部长高强也说,医改方案一定会走民主程序,甚至会在网上公示。
医改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方案可不可以拿来让公众看一看?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颇多微词、医患关系紧张,症结之一,就在于公众的要求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利益没有得到根本保障。闭门造车式的改革终将以失败告终,这已有前车之鉴。
不光是医改,任何政策法规的制定,都涉及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立法(包括制定政策)的专业性,决定了法案的草拟,必须交由专业人士,不可能人人都来参与。交由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起草,是一些政策法规制定的“惯例”。这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也带来先天缺陷:利益的天平向部门和行业倾斜,公众利益被忽视甚至受侵害。
涉及民生的改革,涉及公众利益的政策法规,不在其设计初衷的真纯良好、条例制定的完美无缺,而在其有没有让大多数人受惠,是不是提升了公众的福祉。
结果是民众说了算。那就不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多听听百姓呼声;在方案出台之前,将学者专家们的“呕心之作”拿来议一议,求礼于野,问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