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统计出身的叶青委员算了一笔账:28年里,中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了140多倍,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1978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2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费一般只占财政收入比重的3%至6%。另有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负担行政费用20年增长23倍,在行政管理总支出几近翻倍的同时,抚恤和社会救济的支出,仅提高了0.5%,国防、科技和农业支出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了1.8、1.2、0.4个百分点。
不断膨胀的公务消费和行政支出意味着什么?财政负担的加重,科技文卫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被挤占,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我们一直在倡导建设节约型政府,倡导政府“瘦身”,其目的就是要保障政府的高效廉洁运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是政府自身的改革。通过行政改革和机构精简,将机构臃肿、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管制型政府,变为责权利明晰、精简干练的服务型政府。
这一转变中,“自律”起重要作用。政府要“自觉”转变职能,“自主”形成自我约束机制,“自愿”控制行政成本。必须承认,政府改革在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也依然存在行政成本高涨、滥建楼堂馆所、公务消费奢侈浪费等问题。消除这些弊端,仅仅靠“自律”显然不够。
政府还必须时时处在有效的监督之下。我们看到,两会上的不少建议和提案,都直指奢侈行政和公务消费的腐败浪费。除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行政费用进行约束之外,控制奢侈政府的一个最有效方式,就是预算监督。
这是人大监督政府最直接、最务实的方式。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就提出财政预算报告还可以让人看得更明白些。此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地方各级财政预算更是普遍。不知所云的预算报告,只能让审议流于形式,让不合理花费蒙混过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高消费不合理,却合乎“程序”——列入财政预算报告中的行政支出,都经过人大代表的审议通过。
所以,控制行政成本,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各级人大应担当重任。有效控制了财政收入的去向,控制了行政费用的支出,政府“瘦身”才可能真正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