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农民连喝点干净水的权利都没有!”
两会上,毛丰美代表带来的两瓶严重受污染的水震动了代表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当场表示:老毛,你把水给我带回去,我给你解决这个问题。
两会上,还有不少代表带来了节能环保的电动车模型、一份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
两天来,十几位全国人大代表现身人民大会堂,诉说他们当代表以来的履职经历。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串串不寻常的足迹。他们为民鼓与呼,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让百姓从中感受到脚底板走出民情民意的力量与分量。
据了解,十届全国人大4年来,全国有1874名代表参加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83篇,直接提出闭会期间建议69件、议案或建议线索500余条,为酝酿、起草、提出高质量议案或建议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要把这两瓶水带到北京去
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是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了。每年,他的行李都很简单:装了一肚子农村百姓的喜怒哀乐。今年,百姓的喜怒哀乐更具象了——两瓶“水”:一瓶泛着浑浊的黄色,一瓶白色透明但带着沉淀物。
“这就是辽宁省昌图县条子沟河沿岸9万农民喝了十几年的水啊!”毛丰美代表眉头紧皱,抬高了嗓门。
今年1月,毛丰美代表来到辽宁省昌图县条子沟河调研。东北冬季天寒地冻,河水都结了冰。可条子沟河却例外,翻滚的河水呈现黑黄色,空气中飘着臭哄哄的气味。
这里的老乡说,上游化工厂排泄废水污染了水源。16个乡的9万多名乡亲已经喝了十几年这样的水了。以前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个情况,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老乡说着就把毛丰美代表往自己家里拉,两个大水缸在屋子里煞是显眼。老乡介绍,这里的乡亲每家都有这样的两口缸。一个水缸盛新打的河水,黄黄的水沉淀十几天后,再把相对干净的水倒到另外一个水缸里,留作平时饮用。
毛丰美闻了闻,沉淀后的水有一种说不清的味道。老乡告诉他,我们这里的水连外面来的牲口都不喝。
这句话让毛丰美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当场大吼一声:给我准备两瓶水,我要带到北京会上去。
毛丰美当了三届代表,提了160条建议,从粮食增收到饮用水,从农村医疗到农民保障,他的建议展开来就是农村变化的缩影。
吴海鹰代表来自宁夏。2005年,宁夏代表团把她和其他代表通过调研提出的“关于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地带农村饮水问题的建议”,作为该团“一号建议”向大会提交。这一建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宁夏团提出的“关于发展西部干旱地区节水农业的建议”、“关于在黄土高原类型区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被人们称为“水建议”。几十万群众的饮水问题就此解决。
代表要坚持为百姓说话
提交本次大会讨论的企业所得税法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吉林代表团参会的代表在讨论这个法案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年底因病去世的王维忠代表。
2003年,王维忠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颁布实施《企业所得税法》的议案。祝业精代表记得很清楚:王维忠代表当时拿着议案到房间,给每位代表讲如果这样的一部法规颁布实施,会有哪些益处。其他代表在上面签名后,王维忠又联合全国30多个省份的3000多名代表共同提出建议,但议案当年没有被采纳。此后几年里,王维忠一直在提交这个议案。
去年夏天,全国人大回复说王维忠代表的议案还是没有被采纳。当时,王维忠的病已经很严重,但他仍联合其他省代表再度写信给全国人大。
在王维忠代表锲而不舍的坚持下,今年《企业所得税法》终于被审议,并有望得以颁布实施。他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为惠民政策坚持的不只是王维忠代表一个人。很多让公众受益的政策都来自更多的代表不约而同的坚持。
今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5亿孩子将免费读书。在这一惠民喜讯的背后,是来自各个省、各个行业的代表几年来锲而不舍的坚持。
任玉奇代表走访了湖南农村的贫困地区,一路所见让他感慨不已:“很多农村孩子都读不起书啊!”
不止任玉奇代表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2003年,在本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近600名代表签名提出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而本届会议的第1000号议案——由王斌泰、蒋作斌、杨泉明、欧可平、胡平平、李文成等376名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议案”,更是成为本次会议联名人数最多的议案。
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国务院将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作为“需要抓紧研究、条件成熟时适时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列入2003年立法计划。
这一年问题没有解决。代表们没有放弃,到了2004年的本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468名代表继续提出14件议案,申请修改义务教育法。2005年,到了十届三次会议,740位代表提出关于修订义务教育法的议案共22件。
同年,国务院法制办已将修订义务教育法列为2006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立法项目。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
靠老经验当不了称职代表
张奎代表是三届老代表了。按理说,他对代表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了。可谈到自己本届的履职情况,他说:“我感受最深、最强烈的就是全国人大对代表要求更严了,对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出了要求。”
马克宁代表也是老两届了。1996年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原本是大学英语老师的她对法律还是一窍不通。第一年,不敢乱说话,就提了一个修改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的议案。“全国人大是立法、议政机关,当了人大代表,咱得懂法,才谈得上履好职啊!”40多岁的马克宁代表抱起法律书籍,重新做学生。
马老师后来到甘肃省人大法制委工作,接触法律的机会就更多了,一来二去成了半个法律专业学生。每次讨论新的法律,都要准备厚厚的一摞材料。省人大常委会讨论湿地法,她就找一堆湿地的材料,还找来各国和邻近省区的相关法律作参考。如今的马老师谈起法律头头是道,她在甘肃团提的议案,采纳率达到了95%以上。
对于法律问题,李蕴棋代表也是半路出家。他本是河北省银监局局长,当选代表时已经52岁,他报名参加了一个法律专业远程教育的学习。“当代表不能凭老经验,还需要专业能力的发挥,还需要再学习,尤其要在法律领域加强修养。”几年下来,再遇到法律问题,他就搬来法律书一条条弄明白,法律上的障碍也越来越少了。他起草的关于制定农村信贷支持法的议案,在代表团内联署签名时,得到其他代表的一致赞同。今年他提交的议案几乎就是一本法律文本。
如果说代表的学习是自发的动力,制度支持则给代表履职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在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为代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提供了保障。
2005年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设立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成为人大工作的一项创新,标志着全国人大代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孔平介绍,目前,31个省(区、市)普遍成立了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为代表履职提供切实支持。代表们普遍反映,联络处的设立成为他们履职的好助手、好帮手。全国人大代表李葵南说,联络处为代表知情执政及时提供多方面信息,保障了代表知情权。“尤其是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培训,深受代表欢迎。”孔平说。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