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从一个穷得丁当响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农工商诸业兴旺、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究其原因,靠的就是一个特别能吃苦、肯吃亏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 1991年,40岁的蔬菜种植专业户李连成当选为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从苦水里长大的李连成,最懂得庄稼人的苦。他从自己最拿手的大棚蔬菜做起,先将两个大棚分别转让给两个贫困户,又在广播里宣传:谁搞蔬菜大棚,我就帮他借钱、跑贷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第一年,20多座大棚盖起了;第二年,40座……西辛庄迅速成为蔬菜生产专业村。仅种菜一项,全村人均增收800多元。 公款吃喝是农民群众对村干部意见最大的一件事。为此,李连成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实行财务分开;立的第一个规矩,就是村里不设吃喝招待这项费用。 当支书近20年,李连成从未报过一分钱的招待费,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前来洽谈业务的客商,他待客都是清茶一杯。遇到特殊情况,他就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吃面条。 从严要求自己,李连成也不忽视帮带班子:“当党员干部就要带头,带吃苦的头,带吃亏的头。骗村民,坑村民,还想让村民说你好,没门儿!”村领导班子7位成员都在企业干活,一律只拿企业的工资;工人月均工资650元,李连成自己只拿620元。 再生纸厂是西辛庄村第一个工业企业。刚办厂时,村里没有积累,银行贷款又困难,村“两委”决定由大家共同入股,一些村民怕钱打了水漂,李连成除了自己率先入股外,还向村民承诺:“如果赚了,大家按股分红;如果办砸了,由我自己负责赔偿。” 后来,为了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在纸厂生意最红火时,李连成又做通其他股东工作,把价值近200万元的纸厂,作价68万元转让给全村,使全村农户“家家是股东、户户有工人”,使西辛庄村由原来年均纯收入不足700元的穷村,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村。 作为全村发展经济起步最早、思想最活跃的能人,李连成如果一直自己单干,也许早就成了千万富翁,可他却选择了集体,选择了与群众共同富裕。 据新华社郑州3月1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