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到2007年达到495万。“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为每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之年,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前所未有的心理落差,考验着大学生,也考验着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能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一些人将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不少代表对此提出尖锐批评,黄泰康代表直言:“就业难,不是扩招惹的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代表也否定这种说法:“如果这批学生不上大学,4年前他们就面临就业问题了。” “大学生就业难属于结构性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这已成为关注大学生就业的代表委员的共识。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代表在2004年两会上建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在于发展各类需求智力劳动的产业。 “统计就业率的初衷是让政府调整政策,让民众调整预期,而现在大学就业率水分较大,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去年两会小组讨论中范谊代表批评高校,应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去提高自己的社会信誉,而不是通过作弊手段提高自己的就业率。 2007年两会小组讨论中,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委员建议:由政府出资,提供前期培训费用,建立培训基金。委托专业机构或大中专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配合,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委员们发言从最初谈扩招,要求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今年委员们谈论最多的是国家对就业、创业等具体环节应该出台更多配套措施。”3月14日,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徐枫委员说,4年来,委员们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提案内容层层深入,从反映就业难现状到对学校、企业、社会提出具体建议,从反思政策到探寻解决之路。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