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历年两会的焦点话题,本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农村政策专家们将这一现象解读为: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改革正步入重农时代。
回顾两会,农业、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等问题在备受关注的同时,正在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
告别农业税
“亲历全国人大会议四年多来,我最满意的是取消农业税的建议被采纳!”每次被问到履职故事,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都会重复这句话。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包括任玉奇在内的30名湖南团代表提出了《关于尽快取消农业税》的议案。在此之前,任玉奇在湖南、福建等4个省进行了专题调研,他提出,我国农业税每年约60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左右,取消后不会影响国家财力。而取消农业税也有利于乡村干部从烦琐的征收工作中脱离出来,有利于减少干群矛盾。
“现行农业税制度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提高的一大障碍。我们建议国家在三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他们在议案中提出。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广东、安徽等地的代表也提出了内容类似的议案。
变化超出了他们的预期。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废除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2006年3月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低保大伞为农民遮风挡雨
“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3月5日上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感慨万千。
几年前的两会上,长期从事民政工作的范宝俊提出了建立农村低保的提案。后来,他的知音越来越多,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6年,两会上有关农村社会救助的提案建议200多份,其中80%的内容涉及农村低保。
2006年10月底,范宝俊带领社会福利保障界别的6名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去广东、四川、重庆三地调研。十几天走乡串户、开贫困户座谈会,所见所闻让他们既动容又压抑。不少农民的房子都是“顶天立地”——抬头能见天,低头是土地,衣服是旧的,被褥是破的;致贫的原因也不外乎几个:家里有重病人、有上学的、没有劳动能力的。
努力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07年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吴建民说,去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通过调研认为,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委员们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国农村有2370万贫困人口,按照2005年低保试点地区的人均补偿300元计算,财政每年支出60多亿,便可在广大农村建立低保制度。
两天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个“老热点问题”一锤定音。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装上阵
“一条街,两排房,后面就是臭水塘。”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一些代表委员带来了基层农民的“顺口溜”,从侧面反映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劣状况。
“老百姓盼干净的水,就像盼星星、盼月亮。”来自河北涉县西戌村的人大代表刘金鱼对乡亲们喝着不干净的水感到十分痛心。调查显示,像西戌村村民这样饮水安全没有保障的农村人口数目还很庞大。
除了水,这几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集中反映的还有道路、电力、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006年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桥乡水车坝村党支部书记涂安祥“心里有了底”。
“水车坝村的公路是农民自己‘掏腰包’修的,由于资金有限,只能修成泥巴路,一下雨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如果有了国家支持,农民的日子就会改善。”涂安祥说。
越来越多的农民像涂安祥一样“心里有了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说,2006年“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新增450万农村沼气用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在2007年的工作部署里,温总理继续说,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加快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新农村带来新生活
2006年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新农村建设成为代表委员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话题。浙江省文成县田东村党支部书记蔡日省代表,提了建立农业自然灾害保险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的议案、建议。蔡日省所在的文成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4年前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蔡日省认识了同属浙江代表团的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和田东村一样,滕头村人口不足800人,但村年产值却高达23亿元,人均收入1.5万元,它的服装、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已颇具规模,堪称现代化新农村典范。从滕头村那里,蔡日省仿佛看到了田东村的未来。随后,蔡日省主动找到了傅企平,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
今年的两会上,蔡日省的议案转向了发展现代农业上。蔡日省说:“我找了老傅几次,我们那里的茶叶、毛竹,还有没有被污染的青山绿水都是资源,我们正在向滕头学习,发展现代农业。我想让滕头的企业办到田东来,我们也要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