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3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两会回眸
他们为医改直言
2007-03-16
本报记者 董伟
    今年两会期间,医疗卫生领域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医改方案会是什么样?药品监管会不会好转?食品安全能不能出现新局面?诸多悬疑都等待答案。这就难怪记者们长期驻扎在全国政协医卫组里。

    “明星委员”钟南山一报到就被记者们围追起来。“今年你有什么提案?”“你怎么看现在的医患关系?”“社区医疗能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向这位老人。只是今年的钟南山显得很平和、平静。他说,中央定了改革方向,他看到了医疗改革的希望。

    而就在去年,钟南山还疾言厉色质问“一药多名”何时休。“一个‘罗红霉素’,品种就达40多种。我当了45年的大夫,在查房时也几乎看不懂。”他还说,一药多价多名称反映了监管部门还有很大的监督空间,另外,对于新药品审批不严格,也是新药品多价格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后来的事实证明了钟南山的话。和他一组的郑筱萸没能出现在本次两会中。

    “郑筱萸是我们组的吧?今年怎么不来了?”钟南山在第一次小组讨论中问道。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高调质询什么,反而对郑筱萸采取的许多措施表示支持。他认为,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没有错,采用GMP管理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实行过程中缺少对权力的制约。“审批的位置是个危险的位置。郑筱萸刚开始也是决心很大的,但是最后还是倒下了。”

    和去年比起来,药品监管今年不是钟南山发言的重点,他更关心社区医疗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他表示,有关部门应考虑在部分医学院实行社区全科医生的定向培养模式,对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培养,为社区提供医疗人才。“没有全科医生,社区医疗就是一个摆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如果按照每2000人至3000人一名全科医生的规划,我国应该有16万名全科医生,而全国真正合格的全科医生只有4000多名。钟南山分析,一般医院培养模式不适合全科医生的培养,重点医科大学学制越来越长,培养出来的都是科研人才,缺乏培养能够真正为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的模式。可以考虑对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采用免费或低收费政策,形成合同培养,保障全科医生服务社区。

    在发言中,9位院士对当前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表示担忧,对中国卫生公平性被排在第188位感到不满。他们一致主张:中央财政主要应投向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地方财政也应当主要投向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的装备、社区医疗服务的装备和人才培训。至于属于国立、公立的大医院,也要加强管理,不得资产流失,确保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逐渐实行国立医院国家管,公立医院地方政府管,收支两条线,平衡预算,合理收费。

    这样的建议显然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当巴德年委员代表9位院士发言完毕后,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迎了上去,握着正准备离去的巴德年的手连声说:“巴院士,您讲得非常好!我完全同意!”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3月7日的医卫联组会上。当12位委员分别就药品审批、政府投入、医改方案等问题发言后,列席的卫生部部长高强、国家药监局局长邵明立分别作了回应。他们共同的话是,“感谢委员们的建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