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综合新闻
图说两会
一封真情来信催生的代表建议
2007-03-16
新华社记者 张乐 裘立华
    这是一份由真情来信催生的代表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傅一鸣把这封信和自己的建议附在一起,递交给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议案组。“希望这封曾经打动我的来信和它背后的故事,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让更多的人不再因为没钱而治不起病。”

    去年4月,在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的傅一鸣收到一封嘉兴秀州中学高一(2)班学生的来信。署名沈青、邓楚瑶的两位学生在信中说,他们读到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生周丽霞的一封信,信中透出了她身患白血病无钱治病的悲哀与无奈,和永不言弃、渴望活下去的信念。

    一场重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一场近乎毁灭性的灾难。60余万元的治疗费让周丽霞的父母、来自大桥镇卫星村的农民终日以泪洗面。“我们只为救同学!”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自发地为周丽霞组织捐款。捐款由全班发展到了全校,爱心由学生传递给了学生家长,蔓延到了整个社会。沈青、邓楚瑶就这样从他人手中接过了周丽霞的信和同学的倡议书。

    “对于这些贫穷的患儿,社会救助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医院是否会减免医疗费?红十字会是否也会伸出援助之手?银行又是否会给一贫如洗的他们贷款?民政局是否也会来操一份心?”两位学生写信给傅一鸣,希望她作为一名教师和全国人大代表,能够给他们一个解答和承诺。

    所幸的是,各界的热心奔走和全社会的慷慨捐助,让同学们和学校帮助周丽霞筹集到了40余万元的善款。加上全家举债,周丽霞的手术最终得以实施。几个月后,傅一鸣读到了周丽霞写给所有关心她的人的信,“我现在可以下地了。有朋友对我说,提前面对死亡或曾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变得更加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我想,我属于这类人,你们和家人的爱让我重生……”傅一鸣热泪盈眶。

    捐款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倘若每一位重病患者只能靠社会爱心捐助来渡过难关,长此以往,即使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会变得麻木与冷漠。这件事引起了傅一鸣对周丽霞这样一个群体以及如何建立相应机制的关注。她四处搜集材料、开展调研。中国劳动保障科学院副院长刘学民的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坚定了她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相关建议的决心。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照片:新华社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