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副县长告记者,胜算几何
2007-03-27
晏扬
    “我绝对没说过‘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前段时间遭到媒体炮轰的山西绛县副县长陈力田斩钉截铁地说,他要起诉该篇报道的记者胡增春,并且要把起诉书登在《运城日报》等媒体上。(《青年周末》3月22日)

    从现有报道看,陈副县长可能真没说过“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这句话,连该篇报道的记者胡增春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写承诺的事怎么能当真”只是胡增春根据陈副县长的“言下之意”主观揣摩出来的。因此,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报道失实的记者,这是陈副县长的权利。

    接下来,陈副县长能否打赢这场名誉权官司,便成了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尽管我们无法预测法院将作出何种判决,不过一些法制较完善国家有关官员诉媒体(记者)的法规,对我们也许不无启示。

    比如在美国,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只享有比一般公民少得多的隐私权,受到批评报道的政府官员,如果要起诉新闻媒体,必须自己举证证明记者的报道是“恶意”的,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由于“恶意”是一个很难证明的主观因素,因而法院审理的这类名誉侵权案并不多。(《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15日)

    按道理说,新闻媒体的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如果一篇批评性报道证据不足、事实有出入,被批评者便有理由起诉新闻媒体,为何美国相关法律如此“袒护”媒体和记者,而对政府官员起诉的权利作如此严格的限制?笔者以为,这是“两弊相权取其轻”的结果。是让政府官员随意起诉媒体和记者,在客观上扼制舆论监督的作用,还是限制政府官员起诉媒体和记者的权利,给舆论监督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美国人选择了后者。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监督和批评的声音,哪怕这种监督和批评有失偏颇,一些政府官员受到了不公正批评,受到了一些委屈,也不会对社会造成破坏性影响。而如果舆论监督变得谨小慎微甚至被扼杀,政府官员生活在不惧怕社会舆论的状态之中,他们的行为就得不到有效制约,其后果将是可怕的、不可想象的。

    拿这次胡增春的报道来说,尽管有失实之处,让陈副县长受了委屈,但这篇报道给绛县有关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他们雷厉风行地解决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如果非要在100多名农民工讨不到血汗钱与陈副县长名誉受损之间作出选择,两弊相权孰重孰轻,并不难解。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