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综合新闻
让快乐与成长同行
——长沙推行未成年人“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纪实
2007-03-27
本报记者 洪克非
    “没有健康的兴趣爱好,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与父母的坦诚沟通……”现代社会中,孩子们的成长常常被这些烦恼羁绊。对此,长沙市创新形式和载体,通过推行未成年人“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的系列做法,让孩子们在“乐中益智、乐中健身、乐中养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创新灵感 从玩耍开始

    为让孩子们安稳、有益地度过下午4时至6时这段时间,芙蓉区藩后街社区率先开办了“4点钟学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开展学生活动。这一经验随后在全区得到推广,为了解决孩子放学早、双职工家长下班迟的空当期教育,社区纷纷开设“4点钟学校”,让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在这里休息和写作业。每天下午4时放学后,芙蓉区德政园社区的“4点钟学校”成了孩子们的“欢乐谷”,学生们在这里看书,做作业,听社区的特聘老师讲故事,然后等父母下班后接自己回家。

    而“在创造中体验快乐”则是长沙天心区孩子们的快乐主题。

    一次偶然的玩耍,让长沙天心一中的毛晨曦同学对甩动的管子发出的“呜呜”声产生了注意——管子为什么会发声?能不能使它变成乐音?在物理老师的指点下,他终于捕捉到了创新的灵感:将管子的一头装上一个口琴,管子甩动的气流通过口琴变成了乐音。

    在一次次的改进后,他进一步挖掘出管子的新功能,而且将这件作品成功“推销”出去,一举夺得国家银奖,还获得1万元的转让奖励,成为加入WTO后我国青少年专利技术成功转让的首例。

    小作品的成功让毛晨曦同学深深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此更加发奋努力。在去年举办的第27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天心区学子创作的19个作品全部获奖,并代表全省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寓教于行 养成道德

    2006年3月,14岁的河南少年杨文走进长沙市望城县特色教育培训学校。他曾经上网成瘾、厌学逃学、夜不归宿,在网吧一呆就是十几天,令父母痛心疾首。

    一个非常特殊而简单的课程——数米使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起初,杨文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是弄虚作假,胡乱应付。教官和老师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数米,一次又一次地增加米的数量。经过一系列的开导和训练,杨文终于明白了父母无私的爱和良苦用心,也知道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责任。

    两个星期后,杨文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了,他开始自己洗碗、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学习硬笔书法。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始摆脱了对网络的依恋。三个月后,杨文因进步很大被批准回家休假。还没进门,杨文就在父亲面前长跪不起,含泪忏悔。回家后,他亲手给父亲下了一碗面。捧着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给自己做的面条,父亲喜极而泣。

    学校还开设思想道德和法制知识课程,培养孩子们知法、懂法、守法;并特设了《朱子家训》、《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课程,让80多名家长眼里的“坏孩子”学习并读懂中国传统的做人道理。两年内有40余名“问题少年”在此回头。

    在长沙雨花区,把家中的“小懒虫”变成“小能手”靠的是2005年推出的“快乐小义工”活动,其中有“护绿小分队”、“爱心小天使”、“一日小当家”等8个小系列。

    本报长沙3月2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