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要闻
中青视线
呼市数万名司机质疑交管部门巨额收费
我们卡里的钱哪儿去了
2007-04-20
赵海东 本报记者 李玉波
    

    “10年前,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收了我们100元钱,让我们办理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可直到今天也没用上,这100元钱也不知道哪儿去了。”驾驶员李师傅说。

    驾驶员:存在卡里的钱10年没用上

    据李师傅介绍,1996年,呼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要求,呼市地区的驾驶员在驾驶本年检时,必须办理呼和浩特市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并且在卡上预存100元作为以后驾驶员违章罚款用。

    驾驶员张师傅说:“当时,车辆管理所要求我们办理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是与驾驶本例行年检捆绑在一起的,如果不办理驾驶本就不能年检。1996年,我参加驾驶本例行年检时,为我办理年检的工作人员说,办驾驶员管理卡交的100元钱是存在卡里的。以后违章后的罚款,不用再交给交管部门,直接到银行刷卡交罚款就行了。”

    张师傅说,当时他想,虽然是强制性办卡,但能到银行交费,确实方便,也就没当一回事。可是10年来,违章后还得去交管部门交罚款,管理卡一直没用,卡里的100元钱也不知去向。

    内蒙古自治区消协工作人员讲,今年“3·15”期间,就有消费者投诉反映,1996年至1998年间,呼市地区驾驶员在每年驾驶本例行年检时,每人必须办理呼和浩特市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并且必须在卡上存100元作为上路罚款用。

    据自治区消协初步估算,1996年到1998年间,约有10万名办理年检的司机每人缴纳100元办理了呼和浩特市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资金总数在1000万元左右。

    4月3日,自治区消协向呼市交警支队送达了自治区消协投诉查询函,内容大致为: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办理后就没有使用过卡内费用,至今交管部门也没有退还,交管部门对此事准备怎么处理?按照相关规定,自治区消协要求呼市交警支队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车管所:钱都交到市交警支队了

    据记者了解,由于当初办理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属于年检必要的手续之一,每名驾驶员都被迫交钱。可自从办理此卡后就一直没有用过。既然是管理卡,为何此卡中预存的费用不能抵消当年的年检费用?1996年至1998年期间,所有持机动车驾驶证的人都办理了管理卡,可相当一部分司机只有驾驶证而没有车开,他们要卡何用?卡里的100元钱去了哪里?

    呼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王所长说,当时要求办理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卡,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罚款费用,避免值勤交警接触现金所产生的不正之风。由于当时的技术问题,刷卡所用的机器太大,交警们在路上使用比较麻烦,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了。至于钱的去向,当时都交到市交警支队财务了,具体怎么用的他也不知道。对此记者多次到市交警支队采访都没得到答复。

    市交警支队:那100元是卡的工本费

    4月9日,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就自治区消协关于驾驶员管理卡的查询作出答复:当年办理管理卡时向每名驾驶员收取的100元钱是卡的工本费,并不是驾驶员认为的在卡内预存100元,另外市交警支队收取的这笔费用是经过市物价局批准的。

    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称,1996年,他们为了准确把握每名驾驶员的交通违章(法)和肇事情况,决定开展微机化管理,每一名驾驶员需办一张IC卡。为了解决设备所需的400余万元资金,于1996年3月5日向市物价局提出申请,拟对每张卡收取工本费100元。市物价局经过调查核实,于1996年4月12日批复,决定每张卡向机动车驾驶员收取工本费100元。

    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称,1996年呼市共有驾驶员4万多人,共办理管理卡3万多张,其他1万多名驾驶员因未参加年检而未办卡。同时,管理卡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9年以后,由于市交警支队计算机升级,原有的IC卡暂时停止使用,待条件成熟,将作为驾驶员计分、罚款记录使用。

    收到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答复后,自治区消协认为,从交警部门提供的材料看,市物价局对市交警支队的批复缺乏法律依据。另外,市交警支队的答复中并没有说明向驾驶员收取费用后资金的流向。自治区消协正与律师团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将进一步向有关部门查询此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