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5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阅读周刊
11种心态5大趋势
奈斯比特携新书《定见》畅谈未来变化
2007-05-07
实习生 于丽爽
    “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不太喜欢‘预测未来’或者‘未来学’这种说法,实际上我写的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对现状不很了解,没有花那么多功夫去了解,所以才会以为我是在讲未来的事情。”

    4月16日下午,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和妻子携新书《定见》(Mindset!)出现在中国大饭店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奈斯比特因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一书成为享誉全球的预测大师,曾经成功地预言了网络的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在新书《定见》中,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来从事趋势观察的经验总结成11条定见,包括“尽情想象,错又何妨”、“愿景不要太超前于时代”等,以及如何将这11条定见运用在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与预测未来趋势上。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介绍了面对未来应该养成的11条定见,下部则运用这些定见,分析了未来将会出现的五大趋势。《定见》在美国出版后反响热烈,受到全球各国出版社的追捧,至今已售出38国版权。该书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于近日推出。

    做预测不是那么有风险的事情

    对于头戴“预测大师”光环的奈斯比特,人们谈论最多的自然是他在书中所做的那些预言能否一一实现,因此预测未来在很多人眼里也成了一件“危险”的事,奈斯比特却认为:“做预测不是那么有风险的事情”,在《定见》中,他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要是对的。如果你想要什么都对的话,你就寸步难行了。只有你害怕失败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这是危险的,如果你是很自由地想象,你就不会觉得有危险了。”他认为,所谓的预测未来,不过是在现实中发现未来的影子。“未来是孕育在现实之中的。有的事物是没有前途的,很快就会消亡,就会过时;有的事情会成长起来,会持续发展。它们都在我们的周围。我的工作就是去观察它,思考它,辨别它。”

    奈斯比特自豪地说迄今为止他所做的预测基本上都一一实现了,当被问到他是否也做过错误的预测的时候,奈斯比特大笑起来,并调侃地说:“无可奉告!”随即他便承认自己的确曾经做过一个不太准确的预测。在《女性大趋势》一书中,他曾经专门谈论过女性的地位、角色等问题。“我当时认为大的趋势是,妇女会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生活,男女越来越平等,并且认为这一趋势会很快到来。”但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他个人的美好愿望而已。因此有人批判他的预测是报喜不报忧,奈斯比特微笑着说:“坏的、报忧的消息,媒体都在报,电视、报纸最喜欢的就是坏消息,但是我认为人类发展的大势是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的,我谈的都是一些大的趋势,给人的感觉好像都是很乐观的。”

    未来中国的经济开放很重要

    在《定见》中,奈斯比特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发展中的中国,并单列一章展开分析。1998年,来访中国的奈斯比特曾经和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有过两个小时的会晤,并就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交换了看法。奈斯比特指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使大型企业保持效率的同时又不导致太多失业。今番再次来到中国,他认为原有的问题正在解决之中,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怎么完成向新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有很多风险,包括腐败现象和机制的不完善,这是一个挑战;还有一个挑战是怎样平衡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他说,中国要发展经济,必须继续坚持开放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好的环境去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和外资来中国投资,“政府要想让经济繁荣起来,唯一的办法是他们要创造比较好的创业投资环境,让企业家能够自由地去创造、创新。”

    奈斯比特每年都要来中国几次,他本人还是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各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事情是我亲眼看到的。比如说,外商直接投资的外资,都是直接到各省市去的,并且地方政府也在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他说,要保证一个繁荣的经济,经济不放开、不自由是不行的。基于这种认识,奈斯比特把《定见》中关于中国部分的标题,确定为“中国:外围就是中心”。

    报纸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好来源

    奈斯比特在利用11种定见分析未来趋势时,得出了“报纸文化逐渐消亡”的结论。关于报纸是否会消亡,正是去年以来国内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当记者问到报纸应该如何面对这一趋势时,奈斯比特解释说:“好的报纸还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好来源。消亡的是报纸的这种文化,而不是报纸本身。报纸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报纸应该做得更好,你们要把发生的事情真实地、更好地报道出来,告诉大众。”而报纸文化指的则是欧洲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以报纸为主要的信息源的媒体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

    奈斯比特开始创办“城市研究公司”时,就是通过大量的报纸来建立最初的数据库,今日仍保持着每天阅读数份报纸的习惯。“虽然今天网络上充斥着海量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大多数并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评论和观点,因此,网络的出现并不能替代报纸。”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