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的《重庆商报》报道介绍,福布斯宣布——从今年起,福布斯取消中国慈善榜。这是福布斯为中国富豪排名8年来,取消的第一张榜单。 应当说,美国《福布斯》杂志为中国慈善家连续三年排榜后,突然半路夭折,是人家的事儿,我们不应介意。但是,数据不准确,是福布斯取消中国慈善榜的主要原因,却值得深思。福布斯认为,中国富人不愿公开其在慈善领域的贡献,捐赠方式隐秘,增加了数据调查难度。福布斯的对手胡润虽表示不取消中国慈善榜,但也承认,“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慈善家捐赠绕过慈善机构,数据无法掌握”。行善利国、利民、利己,行善者为何不愿说,甚至绕过慈善机构?我们对此不能无所谓。 目前看,国内慈善事业至少有三个“短板”,而慈善腐败当是第一块。这几年,国内慈善机构出的事不少。慈善家余彭年捐赠的救护车,竟然成了当地官员的座驾;一位曾经被视为公益楷模的中国妈妈(抚养众多孤儿),却被审查出有大量经济问题嫌疑,等等。如何保证捐赠到位,不被挪用,不被贪污?慈善事业离不开健全的法律环境,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足以规范、保护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制度缺陷,是第二块“短板”。在大多数国家,宽松的退税政策,是激励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的有效机制。在那里,捐赠不仅可以用现金、信用卡,还可以用股票、旧车、旧计算机,甚至捐旧衣服,都可以抵税,慈善退税和一年一度的报税相结合,不需要专门去申请退税。而在内地,虽然也给予了慈善事业以税收优惠,但优惠有限,免税手续也比较复杂。这也是中国慈善榜上的杨澜等慈善家不在内地行善的重要原因。 人文环境,是第三块“短板”。比尔·盖茨行善,一般不会为露富担忧;国内则不行,露富成了一些富翁的心理负担。如,“捐款疯子”赵雪定、“慈善狂人”邵建波做慈善事业出名后,数百名索捐、求助者纷纷以各种理由找上门来。今年“五一”长假,邵建波又接待了170名要求捐款、借钱的求助、索捐者,一名来自江西的白血病患者更是手持盖有6枚当地政府公章的求助信,要求邵建波解决医疗费……(5月8日《南京晨报》)邵建波遭遇的盖着公章“奉旨索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内地行善者的社会环境。 “死的时候还很富有是不光彩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去世前把财产全捐了,留下一句发人深省的格言。其实,中国人不比他国人缺爱心,中国富人也不想在耻辱中死去,更不愿意到外面去散尽家财。如今,政府与社会反复教导富人要有社会责任,通过慈善事业回报社会。这些要求没错,但如果慈善组织“善”不起来,社会环境“善”不起来,富人们的慈善活力如何迸发?我想,慈善“短板”补齐之时,定是慈善源泉充分涌流之日,也是慈善榜助推慈善事业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