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5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共青视点
记者亲历
香江边上过“五四”
2007-05-09
本报记者 崔玉娟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五四期间,记者随内地杰出青年五四访问团赴港,亲身感受香港青年如何庆祝自己的节日。

    耳目一新的仪式

    “关心国家,胸怀四方。年轻启航,穷一生靠岸。尽力留下灿烂,活力这一代用双手创……”

    5月4日晚上,从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传出熟悉的旋律——《明天会更好》,歌词却已改头换面。在香港青年协会第十届青年成人礼的开场节目演出中,当3名大学生用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唱出自己的心声——《十八启航》时,现场气氛立即被调动起来。

    与此同时,到场的青年和嘉宾每人得到一对可敲击的气棒。此间,青年人代表先后表演了幽默剧、舞蹈等节目。据介绍,这些节目都源自香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喜欢的游戏,而节目的内容又贯穿了青年人的困惑、理想等。

    霎时,气棒有节奏的敲击声代替了掌声,荧光棒的点点星光代替了灯光。“仿佛又回到了18岁。”访问团中几名团员兴奋地说。

    “他们的街舞不是跳得最好看的,却是最自信的。”访问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同样展现香港青少年自信风采、青春个性的活动还有5月6日的香港青少年庆祝回归十周年大巡游。

    5月6日下午,简短的启动仪式后,香港各界青少年制服团体走出公园,开始巡游。大中学生代表、18区青少年代表、合唱团队伍以及56个少数民族青年代表紧随其后,穿越铜锣湾闹市。主办方有关资料显示,今年香港青少年创下了庆回归的空前纪录,参与大巡游的人数多达1.5万。

    参加巡游的队伍花样百出。前行的队伍有的几十人挥舞着一面硕大的圆形彩条旗,有的跳着街舞,有的表演着中国的传统杂耍——顶盘子……在杂耍队伍中,有两名香港青年玩着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空竹的玩意儿,看到记者感兴趣,他们主动解释:“这叫中国悠悠”。

    巡游不仅是青少年的专利,有一支队伍在双喜字的带领下,一些中年女士有的挑着扁担,有的抱着大花被。一名50岁的香港女士向记者解释,她们表现的是渔民嫁娶的情景。这时,路边一家米粉店的老板冲着队伍喊:“还有几十幢房子啊?”引来一片欢笑声。沿路的气氛被巡游队伍调动起来,香港市民有的驻足观看,有的报以掌声,有的临时加入队伍……

    第一梯队的巡游队伍大约下午两点抵达目的地——香港大球场,直到大约1个半小时后,最后一个梯队才入场。

    谁是香港青少年追捧的明星

    钟兆辉、何兆贤、谭子麟、梁嘉明,4名普通的香港青少年,一时间成了香港诸多媒体跟踪报道的人物。

    他们没有辉煌壮举,也没有歌星、影星头上的光环。但是,5月4日早上8点半,当青年钢琴家李云迪奏响义勇军进行曲时,香港金紫荆广场近千名观礼嘉宾和市民的目光,都汇聚在钟兆辉等4名升旗手身上,这一刻他们成了最光荣的人。

    11个制服团队、10个少年合唱团方阵、3000多名青少年参加,这么大规模的升旗典礼让第一次亲身体验的谭子麟感到紧张。1997年7月1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香港会展中心时,谭子麟只有8岁。“有型!威风!”谭子麟对镜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升旗手的飒爽英姿记忆犹新,却没想到十年后,自己能在五四青年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亲手把国旗升起在金紫荆广场。

    据香港各界青少年庆回归十周年系列活动执行主席、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主席陈振彬介绍,香港各界青少年五四升旗礼是各界青少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系列活动从今年2月就开始筹备。有一个数据让陈振彬很有信心:前不久香港大学一项涉及5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86%的香港青少年对国家有认同感,相比97年回归时,这个数字大幅提高。

    “如何实现五四精神,如何为民族腾飞增光添彩?”中华民族菁英五四青年论坛刚开始,主持人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冬奥会冠军杨扬等人的出场赢得现场千名香港青少年的热烈掌声,和影星、歌星相比,他们受追捧的程度也毫不逊色。

    “国家队需要我的时候我非常幸福,克服种种困难对我是种收获。”全国青联委员、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杨扬说。

    “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全国青联委员、神舟飞船六号副总设计师杨宏说。

    全国青联委员、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鼓励青少年:“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博学通达、敏感灵慧的人,一个对身边事物和人性能够深切感知、体察的人,一个对文化、社会怀有批判精神和责任感的人,一个始终具备、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直觉的人,一个具有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的人,一个健康、平和、享受生命快乐的人。”

    全国青联委员、爱国者品牌创建人冯军认为把个人命运与团队、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新的价值。

    作为香港的年轻人,大学生邝俊豪最关注菁英们的人生历程能给年轻人什么启发。他问藏羚羊守护人哈西·扎西多杰:“我们怎么能够从你的角度理解你所说的大世界?”哈西·扎西多杰回答:年轻人走出去,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香港。

    他问吴小莉:“华文传媒的影响力有多大?”吴小莉说,华文传媒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有新闻的地方就要有用中文传播信息的华文媒体。

    精彩的发言令在场的青少年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论坛结束后,不少青少年冲上前台,与嘉宾合影留念或索要签名。

    除此之外,成为香港青少年眼中的明星的还有来自56个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代表。有他们出现的场合,必定有合影。壮族女大学生小罗说,来香港之前,以为语言会成为障碍,但是来了才发现,内地青年与香港青年的交流一点都不成问题。

    本报香港5月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