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5月1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可持续消费何时成中国青年新时尚
中外专家研讨青年消费与气候变化
2007-05-17
本报记者 王尧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从生活细节和消费方式的积极改变,会对防止全球变暖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今天中国青年报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的“关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消费”座谈会上,中英专家表达了他们这一同样的观点。

    今天,英国首相气候变化对话特别顾问、下院议员埃利奥特·莫利(ElliotMorley)先生,联合国前任副助理秘书长安德斯·维克曼(Anders Wijkm an )先生和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以及学者赵晓、姜克隽、潘家华等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莫利议员同时还是“全球立法者保护环境组织”(GLOBE)的国际主席。他说,他知道中国在防止气候变暖方面制定了计划,要在今后5年降低能耗20%。他以英国近年的例子和数据说明,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不矛盾。

    他告诉中国年轻人,每个人都可以为防止地球变暖做贡献。“在英国,我们在年轻人中挑选改变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他们受到首相的接见。作为年轻人,我们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比如节约电和水,倡导循环消费的理念。拿电视为例,电视待机时耗电是正常开机的80%。年轻一代今后会更真切地体会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无论你是未来的工程师,还是金融投资人,现在就需要你的行动,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面作出贡献。

    一个红色的手机是维克曼先生演讲时的道具。这位联合国前任副助理秘书长说:“在我的国家英国,几十年前曾经历过‘用过就扔’的社会,大家认为这好像是时尚。比如手机生产商鼓励消费者每6个月就换个新手机,旧的仍掉。这样,商家有利可图,我们却成了不明智的消费者。”

    他举着自己的手机说:“大家不知道,要生产这么一个几百克重的手机,人类需要使用一百吨的能源和材料。”他认为,我们能改变我们的行为,采取积极的态度,做更明智的消费者。购物时,尽可能考虑到可持续原则。“如今,告别‘用过就扔’的社会是一种时尚。我们希望年轻人利用互联网把这种时尚的观点,在全球更多社会里普及。让年轻一代把这些议题向前推进,这是你们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说:“在中国,老一辈人和年轻人的消费观是完全不一样的。老一辈人用粮票用布票用惯了,不会奢侈。但是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需要引导。”他说,媒体有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告诉年轻人,时尚不一定就是更多地占有资源和能源。

    “今天天气很热,会场的温度也很高,但我们没有开空调。如果放在几年前,可能各位会说中国青年报社的负责人很小气,这么热的天舍不得开空调。但今天这很时尚,尽管我也感到很热。每晚开一天空调,我的良心会得到安慰,因为我们这么做,为防止全球变暖作贡献了。”陈小川总编辑用身边的事,来说明每个人都可以为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姜博士把自家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在演讲会场进行了展示。他说:“这个太阳能热水器,我已经用了一年半。不用电热水器,节省了电,就为防止全球变暖作了贡献。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消费方式的改变做到一些。比如购买变频空调、节能冰箱,减少使用塑料袋。出行方式,尽量多选择公共交通,步行或自行车,每天每人有一定的步行,是比较时尚的方式。”

    福特汽车副总裁许国祯以“火热的汽车业需要冷静的思考”为题,谈论汽车产业和可持续消费的问题。他说,气候变化的原因虽然没有得到全球学者统一的观点,但大家的共识认为汽车废料和尾气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

    他说,目前中国每进口一桶石油,其中的30%用在汽车燃料上。中国的汽车消费对国内能源和全世界能源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许多大的汽车厂商都在关注,有什么手段使汽车在能源使用上降低,在排放上有所减少。这是负责任的汽车厂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建议,要较彻底地解决车辆耗能和排放的问题,国家应出台汽车未来能源使用的政策。“一旦政府定出基本规定,鼓励朝哪个方向走,我相信,不管内资外资都会朝这个方向提出可行的方案。”

    锋尚国际董事长张在东在中国搞了节能建筑,让住宅楼告别了“空调暖气时代”。他说:“地球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于建筑不节能,建筑不节能是由于政府看得见的手没有具体方案。”他建议,政府要在土地招标文件中加上低能耗标准。“这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说,低耗能社会是否意味着低质量生活?时尚和节能是不是生死冤家?这些问题提出后,我们媒体尤其是我们《中国青年报》会和青年一起来寻找答案。本报北京5月16日电(本版明天将辟深度专题报道此次座谈会)

    

    联合国原助理秘书长安德斯·维克曼在演讲。李庚伟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