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5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可持续消费:我们能做什么
中外专家研讨青年消费与气候变化
2007-05-22
    

    编者按:住豪宅、开名车、买奢侈品,在消费上喜新厌旧……现在,轮番轰炸、无处不在的广告,撬动着人们占有财富的欲望。可地球上的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很多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恐怕再有一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

    然而,作为消费者,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又有多少人愿意节制消费的欲望,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当前,公众的认识,特别是青年人消费观念的选择,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如此背景下,中国青年报与英国大使馆联合举办“关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消费”系列活动。5月16日,我们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商对策。从今天开始,我们同时推出“青年可持续消费”征文活动,请把您生活中如何了解并遇到相关问题的故事,以及与周围人的争论告诉我们。电子邮箱:jjshcyd@263.net或 jjshcyd@cyd.net.cn

    消费方式变化与减排

    姜克隽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国家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我们改变日常的消费方式,能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多大贡献?当今的消费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方便和选择。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远远谈不上是明智的。近5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太快了,这又使得水泥的产量和有色金属的产量超乎寻常地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在任何国家都是没有的。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能源结构要逐步优化,但是局面却越来越糟糕。

    时尚能够引导潮流,青年人永远是追逐时尚的主体。关键是哪些是时尚。在一些国家,环保已经成为新的时尚,不仅风靡高收入群体,也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青年当中。

    今天,我们想探讨的是:我们能做什么?这里有一些简单的数据——

    在日常消费里,应该购买更节能的家用电器。比如空调,交流变频可节能30%,直流变频可节能50%以上。购买冰箱、洗衣机也一样,如果选择节能产品,至少可节能30%以上。

    购物方式的改变,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节能减排。例如,尽量延长商品的使用期,减少购买频率,避免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减少使用包装袋。要知道,每个塑料袋要耗费0.2克左右的标煤。

    在出行方式上,最佳的选择是乘公共汽车、自行车和步行。小汽车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220克左右,其他污染物还有5克至16克。

    即使自己开车,也有一个环保驾驶的问题,比如停车时熄火,每小时可节省汽油1.2升等等。

    我们可以做什么?我的建议就是选择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我们正在写一个报告,建议每天每个人有一定的步行距离来保障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还包括,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尽量不要使用电梯,不使用电器时关闭电器的电源,尽量不用空调,而选用电扇。

    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非降低生活水平,因为这里不仅包含着很多节能高效的新技术,而且还有很多新观念和新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方式。

    青年生活方式正在改变

    李根 北京大学硕士

    青年是环境和气候变化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他们能为减排做些什么呢?

    年轻人是时尚品的最大消费者,这跟可持续发展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但大家没有注意到,作为下一个时代的主体,年轻人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我们自己的行动。

    我们正在编写应对气候变化的手册,同时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给青年的行动提供了10条提议。比如建议学校里的相关部门在节能方面出台一些措施,建议学生在宿舍和教室实施一些日常随手可以采取的节能行动。

    我们做了青年关于气候变化方面意识的一些调查。中国两亿多年轻人,对气候变化和自己的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水平和程度,我们做了将近两千份问卷,现在还没有完全收回来。

    我手头上有500份问卷,问卷中有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否听说过气候变化?答案是,只有一个人没有听说过。我想,这跟政府和媒体的大力倡导、宣传有关系。

    二、你觉得气候变化重要或紧迫吗?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的是“重大”和“不紧迫”。因为大家感觉不到温度正在上升正威胁到自身,而对于空气和饮用水的污染,这是每天都要经历的。其实,气候变化看似很遥远但实际很紧迫。

    三、您认为谁更应关注气候变化?多半人选择的是政府,觉得政府应该采取更多的行动,再接下来的是普通公众,选择年轻人的仅占2.38%。真正从意识发展到采取行动的时候,年轻人应该表现得更好,青年团体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

    共同的危险 共同的希望

    麦·约翰 耶鲁大学俱乐部副主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我的问题是:我们的价值对别人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我们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结果会怎样?

    气候变化源于资源的缺少,所有问题都连带发生,这可能是共同的希望,也可能是共同的危险。

    今天,我来此特别要感谢中国青年报社,以及许多为一本叫《朝霞似火》的书做出努力的人。这本书是好多年前由美国的一位学者写的,讲到很多关于气候变暖的事以及人类将遭遇的一些后果。我愿意和大家分享这里的一个段落。

    这本书的背景是种植棉花,我们祖父的祖父都是种植棉花的,全世界2/3的棉花生产基地都在我所生活的美国家乡。由于土壤的破坏和环境的破坏,我的家乡现在已经不能种植棉花了,而中国现在是棉花出产最大的国家。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大量的棉田中,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种棉花,因为能获得很大的利润。那么,棉花到中国来就能躲过它在我的家乡遇到的灾难吗?实际上恐怕躲不过。

    我们所剩时间不多了

    李燕姝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

    两年前,麦·约翰博士把在美国刚刚出版的《朝霞似火》介绍给我,并问我是否承担这本书的翻译。我和同事表示愿意,因为我们意识到了这本书的不同凡响,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震撼。

    这本书的作者,是前任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署长,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30多年前有人提出,世界是否可以拯救?对未来一直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态度。一些人因为看到改变现状困难,陷入深渊不能自拔。另一些人认为天无绝人之路。

    本书作者作出了回答,能,但所剩时间不多了。科学家和学者多次警告,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瓦解、物种减少等,比我们所预计的要严重得多,有人认为这方面对人类的危害大大超过核战争。普通公民和政府做出的努力如此微不足道。

    在中国,在全世界,如果有一件事同每个人有关,同时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存,那就是环境资源和气候变化。毫不奇怪,这些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我们不希望人们只像谈论天气一样谈论这些,我们需要的是行动,是上上下下的行动。每个公民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其所能,为全人类迅速果敢地行动起来。因为我们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倡导循环消费理念

    Elliot Morley 英国下院议员、英国首相气候变化对话特别顾问

    我曾经在英国的议会工作了20多年,又在英国环境食品乡村事务部工作过。作为目前英国首相的特别代表,我的职责,是把所有立法者召集起来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我们环球国际的宗旨,就是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全球立法者的对话和讨论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威胁,已经不是理论上的问题,任何国家都可以感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像冰源和冰盖的融化,水灾和森林大火的频发,以及生态气候的变化。

    从全球角度,我们需要有效的框架公约下的有效协议,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多边及双边行动。尽管有些国家目前还不属于议定书的议定方,但他们也应该在联合国框架公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非常有必要制定一个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达成全球共识,来确保全球气温的上升被限制在一个幅度之内。当然,不同的国家应有不同的承诺——工业化国家应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因为工业化进程使他们获得了好处,也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尽管各个国家的职责不同,但每个国家都应该发挥作用。这就引发了我的第二个话题——我们各国的国家行动。

    在英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能源使用大户征收气候变化税,也推出了非常独特的国家碳排放机制。

    我知道,中国也制定了这方面的计划,公布了新的降低能耗20%的5年规划。美国有些州也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步骤,承诺在2015年减排80%。按区域计算,这个州的排放占全球第7位。美国300位市长也签署了协议,承诺降低他们所在城市气体的排放。所以,尽管美国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但它的一些州已采取了行动。我相信,这个局面今后会发生改变。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一些本地化的减排行动。在英国,我们在年轻人中举办一些活动,挑选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以及开展各种相关竞赛,优胜者可能受到首相的接见,也可能在国家电视台作为气候变化形象代言人出现。

    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节约电和水,倡导循环消费理念。以电视为例,电视待机时,其实耗电是正常开机的8%。关于气候变化,我们需要作出决策,年轻一代今后会体会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气候变化这个话题是如此重要、如此急迫的原因所在。

    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Anders Wijkman 联合国原助理秘书长、GLOBE(全球立法者保护环境组织)欧盟主席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星球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大家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人类活动使我们的生态系统越来越难以承受。气候变化是产生很多动荡因素的根源。

    在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人类同时也面临生态危机。比如雨林地带过度砍伐,对肥沃土壤的过度开发,以及淡水资源的日益缺乏。这些,与人们自身的行为选择不无关系。

    在我的祖国,几十年前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抛弃社会”,就是指无度地更换消费品。比如,一些手机生产商鼓励消费者每6个月就更换手机,那样他们才有利可图。但是要生产一个只有几百克重的手机,却需要使用100吨的材料。

    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成为更明智的消费者?我们需要向政府、向业界甚至向个人施加压力。以建筑为例,如果政府没有一个强制标准,开发商如何会有节约能源的动力?如果政府不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人们就会越来越依赖公共交通以外的工具。如果政府没有提供一种高效的垃圾管理体制,没办法分解、分离不同的垃圾,那我们就没办法做到循环使用。

    所以,作为消费者,相对于政府和生产商来说,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最后向大家提出一个建议:我们要时刻想到高效,想到重复循环利用,尽可能节约材料。让年轻的一代把这些议题向前推进!因为这是你们的未来,这个未来是跟你们利益攸关。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要努力推动老一辈人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认识和行动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在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量的17.9%。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201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第一排放大国。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签署了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京都议定书》,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承担减排或限排的义务,但可以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在中国境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减排的额度卖给发达国家。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至少会延续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在2050年之前都不可能停止增长。因此,中国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减排的成本远比想象的大。例如,建筑节能改造需要的额外投资约为15%,可再生能源比传统能源需要额外投资30%以上。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通过深入研究、剖析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立场,从节能与减排的一致性上强调低碳发展。中国要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可能采用低碳技术。

    好的建设与好的伦理

    赵晓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在国务院国资委工作时我去美国考察,了解美国的经济市场跟中国有何不同。我发现,最大的看得见的不同是,美国到处是教堂,中国到处是澡堂。我根据这个观察写了篇文章:《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

    目前讨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也许有些超前。但我觉得,需要一些先行者。今天的中国,是青年中国—人口70%在14至46岁之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主要是年轻人的消费所导致。

    今天中国的问题,实际上,不是考虑如何发展得更快些,而是要把发展理念从“追求快”转到“追求好”上来。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开始提出我们的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念上的巨大转变,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回应和落实。

    怎样实现这种转变?制度很重要。如果老百姓不愿意购买那些节能汽车,政府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就会促进节能汽车在中国的推广。

    除了制度之外,我认为,伦理的角度同样重要。伦理决定制度的实行效果。如果伦理如果格格不入,正规的制度也很难实施。针对今天不得不面临挑战的年轻人,我只讲一个东西,叫谦卑。

    看世界上发展得最好的地方,无一不以谦卑的伦理成为好的建设基础。今天,我们第一次清楚,他们希望人类有一个可持续的消费,包含了他们的谦卑的态度,有所敬畏。

    我曾经到过瑞典,学习可持续发展也是在瑞典,瑞典人不认为人定胜天,而认为自己只是大自然的管家。瑞士也是一样,那里被称作全世界的世外桃源,上帝亲吻过的地方。他们对大自然是谦卑的,不会随意破坏大自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之一,唐诗宋词中,可以看到华北和中原是多么美丽。可现在,中原被破坏了,长江被破坏了,有人担心,大海也会变成第三条长江黄河。

    中国今天正处在大发展时期,中国的发展也给全世界带来挑战。我们知道,21世纪,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领袖,不是取决于财富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多么好的伦理和品格。

    建筑节能离不开看得见的手

    张在东 锋尚国际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英国有一个叫波丁顿的地方,在伦敦的郊区,我去过三次。那里有个小展览馆,有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展览——按照今天人类这种不负责任的能源使用方式,至少要有三个地球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5年前,我们建设中国第一个低能耗建筑,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很多人不理解。今天发言,我还是想寻求一个药方,让大家意识到环境多么重要,并且知道怎样做,才能积极地改变能耗过大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变暖,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座谈小组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5.5摄氏度。最近一份研究表明,人为导致的温度上升正在加剧,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必须想出一个办法迅速解决。而全世界60%的脚手架都在中国,我们怎能睡好觉呢?

    大量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很多能源被耗掉了,变成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欧洲低能耗建筑达到每平方米3升油以下,而我国按欧洲标准折算下来,每平方米要16升油,建筑能耗是人家的5倍,产生4倍多余的二氧化碳。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7.5%,而且逐年提高。建筑节能已经迫在眉睫。

    建设部的数据说,北京去年夏天最热时,空调占用社会总能耗50%。我们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案?美国五角大楼给布什写出报告,如果不重视能源环境问题,20年后,这个问题比拉登问题还麻烦。

    上海建筑能耗达到35%,冬天北京一个冬季供热每平方米耗煤22.4公斤,相当于德国1986年的水平。现在,德国已经降到了每平方米9公斤的标准。可见,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如果夏天大家都需要电的时候,我利用太阳能,又会怎么样?一说太阳能,人们就会提起欧洲,其实,我们的差距不在材料和技术上,而在政策和标准上。

    很多人问我,北京锋尚节能到底花多少钱?我是花了很多钱,因为市场不灵。为了子孙后代做节能建筑,需要很多投资,成本会超出预算,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如果总没个说法,先期投入的企业,也会失去积极性。其实,欧洲低能耗建筑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日后通过运行完全可以省出来。

    我想说,地球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于建筑不节能,建筑不节能是由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没有具体方案,很多文件鼓励,但没有具体的措施。

    我们国家现在每年要建20亿平方米的建筑,如果不在招标文件中加上低能耗标准,要实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目标,只是纸上谈兵。看看发展商的穴位在哪儿,土地招标文件里把节能标准写进去,才是“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火热的汽车业需要冷静思考

    许国祯 福特(中国)汽车公司副总裁

    在201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会超过1000万辆,到2020年,很有可能会超过北美,成为世界最大。中国的能源消耗,尤其是汽车消耗的能源不言而喻。目前我们中国汽车使用的石油能源占进口石油能源将近30%,中国每进口一桶石油其中30%用于汽车燃料。

    汽车废料和尾气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有什么手段使汽车在能源使用上降低,在排放上减少,这也是今天的主题。

    车辆本身排放就不用说了,汽车报废也是非常大的问题。中国报废的车还不算多。美国有汽车坟场,堆了几千几万辆车,车子无法回收。轮胎也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的尾气排放进展是世界前所未有的。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以欧盟的排放标准为基准的“国一”标准,今年7月1日北京就要开始实施欧四了。我们跨越了欧洲将近30年的历程。中国政府治理尾气排放的手段是非常强硬的,对中国的环境,对全世界的变化,应该是可喜的现象。

    消费者到底怎么看耗能、尾气和排污的问题?日本厂商在中国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到目前为止已经两年多了,卖出去的车是三位数。为什么卖不动?中国消费者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不愿为了节能或减排去多花钱买车。中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仅是美国的10%,未来可能还有好多的能源要消耗,有好多的排放尚未发生。

    因为市场需要,中国车辆需求持续增加是不可扭转的事实,我们应该怎样因势利导,寻找好的方法?国家要出台汽车未来能源使用的政策和相关办法,一旦政府定出未来中国汽车发展使用能源的基本规定或鼓励朝哪个方向走,我相信不管内资外资都会朝这个方向提出可行的方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