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5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报考指南
家长须做的功课
填志愿前,带着孩子转高校
2007-05-23
雅克
    困惑家长林先生:

    我家孩子坚持非名校不上,凡外地不去,考不好就复读,我们可该怎么办呢?

    “五一”这天,家住上海田林的刘女士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应邀去美国讲学的老公5月3日才能赶回来;5月5日是女儿18岁的生日。为给女儿这个成人纪念日附带一点特殊意义,一家三口报名参加了一个志愿者团,将去崇明岛某养老院做一天义工;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举家去一趟福建,实地考察一下位于海边的厦门大学和陈嘉庚文理学院。

    女儿是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带孩子考察学校,是刘女士从几个姐姐那里得来的重要经验。去年和前年,两个小外甥分别高中毕业,大姐、二姐都把辅导儿子选择大学当做家庭的头等要事。

    在美国当医生的二姐安舟在她后来写的一篇随笔——《择校散记》中做了这样的记叙:在乍暖还寒的春假中,我们一家从马里兰出发,沿大西洋海岸北上,访问了宾大、耶鲁、布朗、哈佛、达特茅斯、阿姆赫斯特、康奈尔和史沃斯摩。暑假间又利用周末,访问了家门口的约翰·霍普金斯、乔治城、马里兰以及南方的杜克。有些校园我们曾经以朝圣心情参观过。这次我们在每个大学逗留一天,参加学校信息讲座,随同学生向导浏览校园,大略体味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术环境、人文氛围和居住品质。

    在北京工作的大姐也是如此。自儿子进入高三,她便开始有意识地在周六、周日安排这样的“功课”,带着孩子不仅遍访了北京的名校,而且把一些市属院校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工学院甚至远在大兴的北京印刷学院也一一走到;寒假暑假,还跑到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外地学校去探访。

    花这么大的工夫,下这么大的气力考察学校,是因为她们姐妹几个共同认识到,“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送孩子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读几本书、学一点就业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考察校园,可以让孩子提前感受大学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学会比较、选择和认同。”

    到学校实地考察,不能一般性地走马观花,需要特别留心几个方面。

    首先,要认真选择和孩子实力相当的学校。家长应该对孩子模拟考试成绩在全校、全区大排名位次心中有数,作有针对性的选择,避免做无用功。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招生考试中心网站开设了“个性化服务”的项目,只要你把孩子模拟考试的成绩输入进去,即刻便会看到近两年在这个分数段录取的学校名单。当然,考虑到孩子可能临场超常发挥,不妨把范围再扩大一点。

    在找到与孩子成绩基本对应的学校以后,就应该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兴趣、爱好来了解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再选择。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实力强的专业、也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专业,即便是一流的学校,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一流,这就很需要参考一下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以及国家一级学科单位排名榜。有些学校名气一般,但部分专业很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原属机械工业部的上海理工大学,现在是一所市属学校,学校不大,名气也不算响。但能源动力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属于国家一级学科,拥有两个院士,设有博士点、硕士点,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三。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时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有的家长和学生好走极端:非名校不上,凡外地不去。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会耽误孩子的前程!在北京、上海连续几年的高考录取信息上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名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等,在当地都是趋之若鹜,争着打破头的学校,在京沪的录取分数却几乎接近最低分数线,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有人告诉我,北京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去中山大学的理由有三,一是广东气候热,害怕不适应;二是距离太远,往返路费贵;三是担心那里商业气氛太浓,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处曾做过一个生源统计,发现北京报考武大的考生60%多都集中在海淀区中关村一带,这说明在高校、科研院所这些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武汉大学还是有很好的声誉和名气的。所以,为孩子填报志愿,选择的名校决不能仅限于当地的一所两所,而应该放开眼去看50所、甚至100所,然后从中准确地找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其次,应该特别留心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办学理念。这种个性往往可以从一个学校的校训中找到,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天津大学的“实事求是”、河南大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等,无不体现了不同学校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特色。在实地考察的时候,用心寻访那些历史的痕迹,一定会找到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东西。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切忌望校名而作主观臆断。中国有不少大学是以学校所在地的省份或省会城市来命名的,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等等。有人说,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大学一般历史长于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办学水平也高于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其实也不尽然,既有武汉大学早于湖北大学、南京大学早于江苏大学,也有四川大学先于成都大学、河南大学先于郑州大学、东北大学先于辽宁大学,总而言之,情况各不相同,办学历史和风格也各有千秋。所以,考察是选择的前提,不能用一个标准去做简单判断。

    对一个学校的环境布局、建筑风格甚至绿化程度,还有学生的宿舍、食堂也应该当做考察的硬指标,需要实地感受一番。那些风光优美并富有浪漫情调的校园,往往最容易让人动心!

    这样的考察是有效的。刘女士那位本来恐惧到外地去的女儿,今年春节之际考察了具有“亚洲最美的校园”之称的武汉大学,当她在湖光山色中流连,在樱花大道,在老斋舍,自己便认定武汉大学要比上海那些平面的校园美丽多了,愿意把这里作为第一志愿填报。

    想想吧,让孩子在人文荟萃的学府,沐浴在智者传道的春风中,荡漾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探寻事业方向,结交朋友同道,从这里张开人生之船的风帆去远航,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