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6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海马3:自主汽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2007-06-07
本报记者 武卫强
    从合资品牌一枝独大到自主汽车三分天下有其一,在这个变局中,几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加快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进程。

    奇瑞QQ开创了自主汽车的销售神话,从QQ开始,奇瑞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就此,在迅速提升的新车保有量中,自主汽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华晨骏捷是2006年自主新锐汽车的代表,从骏捷开始,老华晨脱胎换骨,就此,在自主汽车的阵营中,华晨与海马、比亚迪一起组成了自主汽车的新生代力量;2007年1月,荣威上市标志着在探寻自主汽车发展的道路上,大型国有汽车企业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就此,中国汽车站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肩膀上,真正与国际接轨。

    6月6日,海马3在北京、广州两地同步上市。这款1.8升排量的“新一代锐动轿车”是海马汽车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车型,开发时间达42个月,耗资4.95亿元。在自主汽车的研发史上,海马3的“全情投入”开了历史先河。厚积薄发的海马3选择与大众斯柯达同日发布,并将竞争车型锁定福克斯、马自达3,标致307,甚至卡罗拉、思域和速腾。就此,一直在低端市场徘徊的自主汽车终于在中高端市场上开始叫板合资品牌。

    2003年,还在与马自达进行技术合作的海马启动了H1项目,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研发平台。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谭继民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几乎倾尽了海马的全部力量,公司专门制定了《汽车产品项目管理规定》,聘请了国内汽车界的老专家挂帅担当项目经理,抽调了整个公司的设计骨干人员参与,并适当安排了一些年轻设计主管参与辅助,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

    在“国际化、高起点,以我为主、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的指导思想下,H1项目采用“同步交叉开发”的先进模式,在意大利、德国与英国按欧规标准与作业流程完成了外观设计、工程设计、样车试制、底盘调校和综合测试。

    谭继民介绍说,海马3的外观造型以“动与静的临界突破点”为设计概念,由海马汽车上海研发中心与意大利IDEA汽车设计公司联合设计完成。此外,英国莲花跑车公司配合对海马3的运动底盘和悬挂系统进行了强化改进和全程调校。在此基础上,海马3的零部件与整车的性能品质均达到欧洲法定标准,并在国内申报了20多项技术专利。

    一直以来,欧洲汽车津津乐道的“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等先进技术被视为典范,并以此在价格上高出其他品牌一大截。作为H1平台上的首款车型,海马3不仅在生产制造中实现了“激光焊接、空腔注蜡”,还在欧洲进行了各类碰撞试验,完全符合欧洲法规设定的碰撞标准。谭继民说:“海马3的品质即使相比国内的合资品牌也处于领先。”

    在研发和制造工艺上厚积薄发的海马3,不仅带来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技术标准,还带来了“有中国特色”的低价位。当天的上市仪式上,海马3正式公布了市场售价,其中1.8L手动标准型售价10.38万元、1.8L手动豪华型售价11.68万元。纵观海马3的竞争车型,在1.8L手动挡这一细分市场中,普遍售价在12万~15万元之间,海马3无论是外形、配置还是性能方面,都与这些竞争车型不相上下,而10.38万元至11.68万元的定价,无疑让其在性价比方面更胜一筹。

    谭继民告诉记者,在H1平台上除了海马3之外,后续车型还有S1概念跑车和H11两厢轿车,与之匹配的HA动力平台除已量产的HA-IS-1.8发动机外,还有正在研发和测试阶段的1.6升和2.0升两款VVTI技术发动机与CVT自动变速器。他介绍,2008年,一款全新的多功能车H2将量产上市,随后3~5年内,海马将相继推出A0、A00以及B级车平台。

    海马汽车的快速推进除了“苦练内功”之外,更大的底气来自市场的认同。2006年,走上独立发展的海马推出了福美来2代,在市场销售中一炮打响。今年一季度,在许多厂家“以降价换市场”仍未生效的情况下,福美来2代价格岿然不动,销量却持续增长,以33203辆的季度销量,成功赶超多年的宿敌伊兰特,牢牢稳固了自己在中级车市场上的地位。

    福美来2代的成功让海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自信。投入更多精力和研发费用“精耕细作”的海马3无疑是海马鏖战市场的又一把利器。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中高端市场上,强势车型依然是合资品牌的福克斯、马自达3、标致307、花冠、卡罗拉、思域、速腾等。敢于向这些车型发起正面挑战,海马3是第一个。

    凭借这一点,海马3堪称自主汽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