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6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文化周刊
人物
潘鲁生:行走在艺术的田野上
2007-06-15
本报记者 桂杰
    

    6月9日,潘鲁生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而就在前些天,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

    作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很难想象潘鲁生20多年来一直投身田野调查,奔波在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的路上,并成立了中国首家民间艺术博物馆。

    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分为“当代艺术展”和“民艺文献展”。其中,“当代艺术展”展出了潘鲁生创作的彩墨艺术、纤维艺术及装置等艺术作品80余件;“民艺文献展”包括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田野调查、乡村采风、创建民艺博物馆等六个部分,共展出文献资料达20余万字、图片600余幅。

    “人的才华多种多样,潘鲁生的奇妙是多种才华集于一身。”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这样评价潘鲁生。

    潘鲁生说,他当时研究民间艺术的大背景是“85新潮”。过去国内美术界的大门是封闭的,一夜之间,西方艺术题材、西方艺术样式、西方艺术语言扑面而来。“但在这个东西方文化冲击的过程中,我在想:中国文化为什么不能具有当代性呢?”“85新潮”后,潘鲁生被借调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美术史》编辑部当资料员。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民间艺术作品,做田野调查。渐渐地,研究民间艺术反而成了他欲罢不能的主业。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本土文化的特征。”潘鲁生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刚参加工作的他和一个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在山东高密看剪纸和泥玩具,当时他们在热炕头上和当地民间手艺人喝酒聊天,他记录了这些手艺人作品的销路以及传承人等资料。离开高密的时候,潘鲁生收集到的泥娃娃足足有三箱。“那些东西不是用钱换来的,是用感情交流出来的,这些民间艺人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真正主人,他们朴素、真实、善良。”

    1998年,潘鲁生创办了山东东方中国民艺博物馆。多年来,他从民间收集到的手工艺品有万余件。“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让孩子看看呢?我们现在讲究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让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到民族工艺的精湛,文化的源远流长。”潘鲁生说,他的民艺博物馆和很多博物馆的定位不一样:收藏的东西物质价值并不高,但文化价值高,他希望青少年能够参与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他的博物馆鼓励孩子们动手做,捏捏陶艺、绣绣女红。

    “博物馆的运作很艰难。各方面条件有限制,我手头还有很多东西在仓库里睡觉。但随着民间艺术逐步受重视,总有一天,国家、社团、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都会投入的。”潘鲁生说。

    潘鲁生告诉记者,近几年,当他们有课题再到民间采风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东西已经荡然无存了,而这期间消失的不仅仅是物件,更关键的是一种传统,一种民族符号,“因为手工文化所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审美境界。”潘鲁生说,“日、韩等国的传统文化与当地的经济密切结合到一起。而我们国家,一提到传统文化就觉得是封建迷信,登不上大雅之堂,没有自信了。”

    也正因为如此,潘鲁生提出了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倡导把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从基础教育入手,让其中的一部分进入教科书或是手工课堂。而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间艺术学已经作为一门本科教育的基础专业课程进入教学当中。

    “我相信很多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为中国人的骨子里其实就有这些文脉。”潘鲁生表示,他将继续在民艺之路上走下去,以一颗虔诚的心守望民间艺术。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