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7月1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是谁拖了“国Ⅲ标准”后腿
2007-07-12
本报记者 王超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闹意见”,背后偷笑的是油品企业。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油品质量不达标,原定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机动车国Ⅲ排放标准,将被推迟至2009年12月31日实施。

    6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一位官员公开“辟谣”,称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国Ⅲ标准,国Ⅱ标准车辆将不会被审核生产,而从2008年7月1日起,国Ⅱ标准轻型车将不能在我国销售和注册登记。

    国家环保总局称,2008年7月1日,国Ⅱ标准的车将全部停止销售;但发改委表示,2009年12月31日,石化企业提供的国Ⅲ油品才可覆盖全国。前者执意要按原定计划推行,后者则一直强调现实原因。而据报道,这个国Ⅲ油品的全国供应日期,还是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努力争取来的,是他们“与中石油、中石化反复讨论”,才“终于将国Ⅲ标准的油品供应时间提前了一天,由原定的2010年1月1日提前至2009年12月31日”。

    在国Ⅲ标准面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有了分歧,但谁都避免不了尴尬。即使名义上该标准仍按原定日期实施,但油品的不达标和企业的不合作,仍为汽车环保的普及增加了极大的阻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标准制定者的确“眼疾手快”,但现实条件的不允许,也只能使这份标准成为“空头文件”。想让全国都向国Ⅲ标准看齐,至少要在两年半以后,而这两年半时间,不知要增加多少环保成本。

    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93989个加油站。其中,中石化占31%,中石油占20%,另外将近50%的加油站属于社会其他企业。由于中国地区差异非常大,全国150家炼油企业炼油的能力参差不齐。

    “现在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拿不出向全国范围提供的符合国Ⅲ标准的油品,现有的炼油设备也不足以承受国Ⅲ、国Ⅳ标准的燃油要求,需要重新改造和更换设备,但这需要时间。”发改委产业政策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负责人则认为,国Ⅲ标准在制定和颁布的整个过程中,经过了全社会的讨论,而标准实施的日期也是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而制定的,作为国家强制实施的排放标准具有法律效力。“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有量增长迅速,如果所有的标准都要等到燃油的标准到位再实施,那么最近两三年内所注册登记的大量国Ⅱ车,将会对环境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但是对油品的标准,环保总局没有主控权,只能建议。”

    这位负责人的话表明,国Ⅲ标准的“准时实施”,并非是指全国范围推行“国Ⅲ车”,因为对油品的标准,他们也“没有主控权”,与其说“建议”,不如说“无能为力”。国Ⅲ标准准时推行,只是向所有国内汽车企业发出一个信号:“不要再生产国Ⅱ车了,因为一年后就不准卖了。”

    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属国资委管理,不论是环保总局,还是发改委,对他们都只有建议权,甚至要苦口婆心地督促他们“能早供应一天就早一天”。但据了解,国Ⅲ标准早在2005年就已制定完成并公开,两年多的时间,无论从技术、资金供应,还是实际需求上,都已经具备了生产清洁燃油的条件,足够炼油企业完善油品质量了。看来,这不过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也不得不让人感慨,我国炼油企业在环保观念上的滞后性。

    在竞争已经比较充分的汽车生产领域,排放标准衍生的技术要求,各生产厂家会很自然地将其内部化,从而变成自身压力,总体上,市场也完全能够承受这一压力。据统计,截至目前,经国家环保总局核准的符合国Ⅲ标准的车型已达7153个,其中带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的车型有1358个。绝大部分轻型车企业已开始生产或具备了生产符合国Ⅲ标准汽车的能力。但现实是,如果油品质量不达标,与国Ⅲ标准相配套的OBD系统就不能激活,因为一旦激活,不达标的油品就会使其频频报警。更严重的是,不合格的油品对国Ⅲ车会造成一定的损耗。

    国家环保总局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新车申报办公室主任倪红表示,在最近完成的研究项目中发现,以目前的燃油质量以及车辆排放水平为基准,如果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预计会得到70%的效益;如果保持现有车辆技术水平不变,不实施新标准,仅改善燃油的品质,那就只能得到30%的效益;如果马上提高燃油品质的话,大气环境的改善是立竿见影的。“实施新的车辆排放标准,可能是在5~7年以后才能看到实际的效益,因为一辆车的使用寿命至少10年,如果希望提前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话,就需要提前很多年考虑实施新车的排放标准。”

    这无疑是在游说炼油企业,告诉它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虽然在短期内,生产清洁燃油,由于设备更换和技术改造,会耗费一些资金,但从长远来看,收益仍然是巨大的,实属“低投入,高回报”,对提高我国石化行业国际竞争力,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事实上,国家环保总局严格按时推行国Ⅲ标准的做法,也是值得称道的。有业内人士称,“节能减排”刚刚被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之一,提高汽车排放尾气标准肯定是国家的重点“盯防”领域。无论是油品标准,还是汽车生产技术标准,都将以排放标准为参考原则,用环保倒逼技术与市场,是一种更接近正确道路的选择。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