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7月2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法治社会
美国陪审团如何审案
2007-07-26
本报记者 陈强
    

    法院、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总给人一种神秘感和威严感。美国的国家机器如何运作?近日,记者到美国法院旁听,亲历了一次美国陪审团审案。

    没想到,进法院这“大衙门”还挺简单的,连身份都不问,只需要过一道安检门。但法院内不准拍照,因为事先不知情,我随身携带的相机被法警发现,临时寄存在他那里。

    当天,有4个案件正在开庭中。我旁听的是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奇怪的是,法庭上除了法官、公诉人、辩护律师之外,却没有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陪审团”。我又观察了其他3个法庭,也不见陪审团的影子。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审判制度的独特之处,也是和中国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主要是为了看陪审团审案才来的,看不到陪审团,我有些失望。于是,我到法院秘书处询问,一位女士告诉我,陪审团不是必要的,只有在被告要求的情况下才临时组建。因为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被告有权选择由法官断案,或者由陪审团来审理。

    根据秘书处提供的信息,我另选了一个有陪审团的日子去旁听。我发现法庭的摆设与上次不同,在庭审区的左边摆放了4排椅子,旁听席的第一排也被绳子拦住,上面贴着“陪审团预留座位”的纸条。公诉人、辩护律师和被告人坐在庭审区的右边,中间最高处坐的是穿深色长袍的男法官,其左右两侧分别插着美国国旗和密苏里州州旗。着便装的两位女书记员坐在法官的下一层。法庭周围有4位法警在维持秩序。

    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只见一群戴着号码牌的人排队由法警引入法庭,我看到最大的号数是“40”。这40个人在陪审团席位前站立,举起右手,跟着书记员宣誓效忠法律。

    我仔细打量这40号人,和大街上看到的人群没啥两样——有白人,也有黑人,还有一个亚洲人的面孔,穿着大多很休闲。

    等这些人坐下后,法官开始面对他们发表讲话。首先是感谢他们牺牲个人时间来这里履行法律义务。“稍后你们中间将有12个人被选上陪审团成员。你们的责任就是在认真听取控辩双方的证据后,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

    接着,法官简单介绍了本案:检方指控被告人马弗于2006年12月21日在某商场盗窃衣服等生活用品价值500美元以上,在被保安抓获过程中故意损坏4件衬衫和一件外套,并踢打保安。

    之后法官向陪审团候选人提出一连串问题,要求符合情况的人举手示意并解释。“有没有人不是美国公民?”无人举手。

    “有没有人年龄在21岁以下?”还是无人举手。

    ……

    “有没有人认识被告人?”法官指了指坐在辩护律师旁边的马弗问。胸牌“3”号的白人女子回答,“我和马弗的家人是朋友”。

    “有没有人认识这位辩护律师?”一男一女回答说“认识”,因为之前“委托他办过案”。

    “有没有人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的?”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子说,“我不懂法律,我想我不合格”。

    接下来,法官示意辩护律师讲话。“你们中间有没有人在学校或家庭曾经受到过虐待?”律师问。

    胸牌“37”号男子表示,“小时候被继父虐待过”。

    “有没有人曾经被侵害过?”对此,有8个人举手示意。

    “这会影响你对本案的判断吗?”有3个人表示会受影响,另5人表示不会有影响。

    下面轮到公诉人面对陪审团候选人提问了。

    “有没有人的家人曾经被判刑坐过牢?”3个人表示有。

    “有没有人具有反政府或反警察的倾向?”无人回答。

    提问结束,陪审团候选人全部退庭。休庭期间,法官、律师、公诉人三方共同商定陪审团成员。他们把各自认为不合适的号数先提出来,逐个排除,直到最后剩下12个三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最后入围的12名陪审团成员再次进入法庭,照例还是先举手宣誓,然后坐下。这时,我看了看法庭上的壁钟,已接近11时30分。也就是说,选陪审团成员就花了将近两个半小时。

    正式审案开始。传证人到庭。一位中年白人女子坐在证人席上斜对着陪审团成员,她的身份是某商场的经理。辩护律师和公诉人先后走到她的跟前,就案件发生当天的情况进行问话。陪审团成员只是注意看和听,不能做记录,也不能交头接耳。

    中午12时,法官宣布休庭。他说,陪审团成员可以回家吃饭,下午1时15分来继续开庭。这期间陪审团成员不允许相互讨论,也不能和辩护律师接触。

    休庭时,我借机跟法警了解陪审团制度。他们告诉我,这40个陪审团候选人是从本地选民名单中随机选出来的,被选中的候选人必须参加,因为担任陪审团是公民的义务,而且被选中者所在的单位必须无条件同意请假。最终被选中当陪审员的人,每天法院给他们每人补贴21美元,没有被选上的每人补贴8美元作为交通费。

    “在法庭提问中,有的人是否可能故意找借口以免被选中?”

    “我们倾向于相信个人的说法,但是事后如果被发现说谎,此人将触犯法律。”

    “这12个人回家吃饭期间,如何保证他们不相互讨论?是否可能发生被告人家属找他们说情的情况?”

    “我们相信他们不会相互讨论,也不希望他们这么做。如果被告人家属或律师和他们接触,那是严重犯法的事,双方都将被指控。”

    中午,我也回家吃饭。不巧饭后有个朋友打电话找我帮忙应急。下午3点多,我完事后赶到法院,法庭已空无一人。

    我急忙到法院秘书处查问庭审结果。一位年轻人取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我,“这是本案案卷,你自己看吧!”

    面对一大堆法律文书,我看起来确有困难。“下午,庭审出现戏剧性变化——被告人当庭主动认罪,这样就不用陪审团来定罪了。”在我的请求下,这位年轻人简单介绍了庭审结果:“法官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6个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