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8月1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教育
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大学之道系列访谈
尽力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2007-08-17
本报记者谢湘

    被访者小传 

    李培根,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研究生,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中国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更大举动也在积极地筹备运作之中。得知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消息后,李培根立即作出了当年报考的决定。当时他刚刚走出上海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大门不久,在武汉轻工机械厂当技术员(实际上是工人)。

    在李培根看来,考研是毋须犹豫和讨论的事情。作为万人瞩望的武汉市一中67届高中生,他向来是自信而坚定的,人生目标也早已明确——那就是考大学,在自己喜爱的科学世界遨游。

    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他和那些正处于接受高等教育年龄的青年瞬间失去了机会。和许多知青一样,他先下乡插队,后招工进厂,因表现突出他还有幸被推荐上了大学。因为梦想还在,李培根没有懈怠。当机会再度来临时,他迅速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上。

    1981年,他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他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3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和李培根校长相遇,是在韩国首尔华克山庄大酒店——微软“创新杯”2007全球学生大赛总决赛现场。

    李校长是应微软邀请前来担任软件设计项目的评委。代表中国出征韩国参加决赛的10支团队分别来自6所大学,而他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就占了其中3个,让他特别感到骄傲的还有,学校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的大二学生陈志峰,一举获得了IT项目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由于韩国手机制式与中国不同,与国内联系不便,从8月5日到11日,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李校长得以有时间和他的学生们亲密相处,并有机会和记者谈论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做法或设想。

    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记者:我注意到,在整个大赛活动中,你的脸上一直充满微笑。8月8日晚,在首尔市长举行的招待晚宴上宣布进入总决赛的代表队名单时,你拿着相机一直微笑着站在那里;8月9日下午,当北京邮电大学代表队嵌入式开发项目的演示刚刚结束,你主动站起身来笑容满面地走到后台与参赛队员握手;8月10日公布大赛结果时,你微笑着走到过道,与获奖学生陈志峰紧紧拥抱。能不能谈一下你的心情以及所思所想?

    李培根:我是为他们高兴呀,为他们自豪啊!我认为,有这么多的中国大学生来参加微软“创新杯”这样一个绝对代表世界水平的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很好的,大有进步。同时中国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已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学校来参赛的联创团队,完全是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队员分别来自不同的院系,是共同的兴趣吸引他们走到了一起。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说是由校方出面,学校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对参赛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包装后去拿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想强调的是,学生正在学会创新学习、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新近出现的可喜现象。

    记者:在2006年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听你作过一次演讲,题目是“主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你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实践呢?

    李培根:我在2005年做校长之后,确实经常在考虑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到底该怎样培养。我自己在国外也受过几年教育。应该说,整个中国大学中,在知识学习的教与学方面,与国外相比是无可挑剔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表现在能力学习、能力教育方面,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如何主动地学习上。

    高等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非但工科、医科如此,社会科学亦概莫能外。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是怎样进行的呢?通常由老师把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一一告诉学生,然后学生沿着老师制订的路线去做。在设定的框架和基本规定的路径中,学生的创新思想如何能自由驰骋?

    所以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谓主动实践是什么呢?就是选择实践的对象、目的、方法、程序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动脑完成。这样做的效果会很不一样,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多种素质都能得到很大提高,会大大增加学生今后取得创新成果的机率。

    记者:在你看来,微软的“创新杯”大赛对中国高等教育有什么启发和影响?

    李培根:微软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很有帮助。这次大赛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是,他们非常注意引导大学生去关心社会。今年大赛的主题是:“科技能够使人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不少学生把关注的眼光主动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障人、文盲、儿童等,并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去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

    我感到,学生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学习社会,学习情感。健康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条件之一。从大的方面来说,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同学都要有一份健康的情感,这种情感会驱使你主动去关心和了解身边的社会,这方面如果做得好的话,你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这就是创造的驱动源泉。发现问题,进而想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创新。

    我认为,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当前来讲,实学创新是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微软“创新杯”大赛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应该强调实学创新,尤其是工科学科要紧密结合应用。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在本校推行实学创新的决心。

    改革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

    记者:“创新杯”大赛极大地激发了全球学生的激情、想像力和创造力,但微软同时又是一家营利性机构,对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你抱怎样的看法?

    李培根:有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真的有非常大气的一面,这是不能不承认的。有时我们也常常在想,为什么中国没有这样的企业来这样关心教育?当然有的企业可以说我们没有微软那样的实力,但我觉得关键的问题恐怕不在实力。能力有大小,对教育提供的支持、投入也可以有大小,问题是要有这份心。

    比尔·盖茨肯定是把对教育的贡献,看作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之一。要说微软做“创新杯”这样的事情完全没有商业目的可能也不是事实,因为这对企业形象是一个特别好的宣传,能够吸引这么多的优秀学生,他们未来可能是微软的潜在用户,也有可能成为微软的员工。但是,有这种商业目的没有关系呀,它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微软对教育的支持,对全世界的教育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同时也带来公司的兴旺发达,这有什么不好?

    记者:你认为,企业对教育应当有一份社会责任吗?

    李培根:是的。我们国内一些大的公司没有微软这样的实力,这是实情,但是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做的,譬如说接受大学生实习,有些企业就没有兴趣,认为你大学生来我这儿实习带不来什么好处,纯粹是添麻烦。这反映了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在思想观念上过分的功利。

    我有一个观点,教育是一种生态,学校肯定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但教育的生态绝不仅限于学校本身,企业也是教育生态的重要一分子。我在学校提倡教育改革,希望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很好地做到知识转移,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果这样的话,我们高等教育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如果大家把高等教育的改革、教育水平的提高,仅仅认为是学校的事情,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需要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激情

    记者:不久前去过你们学校,看到各院系门口都张贴着参加“教育大讨论”的通知,华中科技大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如何办教育在今天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吗?

    李培根:那当然。8月22日,我们马上要召开一个暑期的工作会议,我将会作一个主题报告,题目是:解放思想,开放开拓,办尽可能好的教育。

    为什么要提“办尽可能好的教育”呢?首先,我希望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上,还有更高的目标追求。第二个含义呢,是希望在现有困难的条件下,通过我们的努力办尽可能好的教育,去和国内那些比我们条件优越得多的名牌大学一争高下;第三个含义是,我希望为一些优秀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创造更好的氛围,给他们尽可能好的教育。我甚至想成立一个特殊的学院,实质性推进教育改革,包括主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学创新人才培养等,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的环境、实学创新的氛围里得到很好的锻炼。

    记者:听参赛选手说,评委常常问“你所做的项目其商业前景将如何?”你认为,对学生灌输并强化一种商业意识,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培根:我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我提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这方面国外不少大学做得很好。譬如说美国128号公路周边有很多的高新企业,多数都和麻省理工学院有关系,显然它非常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硅谷和斯坦福大学也形成了这样的格局。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创业者,他大学没念完,就出来创业了。中国太需要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了,中国要实现工业化,需要大量有创业能力的人。如果中国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创业精神的培养,未来中国大学的发展肯定会不一样,中国社会的发展也肯定会不一样。

    作为课题的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考虑能不能形成市场,这也是衡量课题是否有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方面,从这一点来看,具有与创业有关的某种商业意识并不是什么坏事。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