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9月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特刊
全国十大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三)
2007-09-01

 

    D14方永刚

    方永刚,男,44岁,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

    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学习、备课、撰写著作和文章。他读过的《邓小平文选》等书籍,书的四周全被磨破了,厚厚的封面也由于反复翻阅快被磨穿了,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思所悟。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方永刚就像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战士,哪怕十几分钟的课都充满激情,他的课充满了理论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2006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

    2007年6月20日,中央军委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D15 邓波

    邓波,男,34岁,中共党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1992年7月,邓波被分配到石渠县从事税收工作。石渠县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藏区,平均海拔45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邓波在石渠县扎根15年来,克服了生理、生活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学会了骑马、说藏语、喝酥油茶、用牛粪取暖等本领,适应了艰苦的工作条件。

    邓波每年参加行程达1500多公里的巡回征收,十多年在风雪高原跋涉5万多公里,为国家征税数百万元。多年来,父母、孩子远在千里之外难以照料,妻子临产也因工作未能守护。妻子患上严重的“肝包囊虫”病,他在妻子手术后第五天就返回高原,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税收事业。

    他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从不接受吃请和好处。他顶住多方压力,坚持依法办事,足额征收拖欠税款。他坚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每年使上百户个体户受益20多万元。他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扶贫济困等工作,满腔热情地捐助失学藏族儿童,帮助孤寡老人,为纳税人排忧解难,被藏族同胞称为“冲各若里亚巴”(好税官)。

    邓波2005年被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2006年被授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对邓波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D16邓平寿

    邓平寿,男,中共党员,生前为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

    邓平寿志在乡亲脱贫致富,扎根山乡31年;情系边远落后的虎城,两次放弃进城升迁机会,2007年2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他被誉为“21世纪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

    1998年,邓平寿走上虎城镇党委书记岗位时,面对这个因贫困落后而闻名的穷山沟,以敢啃“硬骨头”而著称的他发出了要摘掉这顶“穷帽子”的誓言。

    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黄布包就是邓平寿的生动写照,长年累月,他吃住在办公室,行走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虎城方圆78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哪棵桑树干没刷白,哪条路垮了块石头,哪家有个难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都解决得利利索索。多年来,他用近40个工作笔记本,记录了乡亲冷暖和百姓心声。

    面对百般热情挽留他的群众,邓平寿毅然放弃担任县领导的机会。他总是对乡亲们说:“你们放心,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他急群众所急,曾经穷得连房顶都补不起的杨嗣才,在邓平寿的帮助下,办起了挂面加工厂,年销量超过40吨,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他想群众所想,当广西桂林客商谢裕明在虎城开办的竹木公司出现用水、用电、用工等困难时,邓平寿主动上门服务,让这位异乡人快倒闭的公司获得了新生。他盼群众所盼,当虎城蚕茧品质不高,价格逐年下滑,有的村民绝望地砍掉桑树时,邓平寿先后两次邀请原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家到虎城讲解科技知识,还走村串户亲自传授科学养蚕的方法,让千亩桑园再显生机。

    邓平寿提出了“修好一条路,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一条龙即柚子带,一根虫即栽桑养蚕。在邓平寿的带领下,虎城共修建、硬化了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使100%%的村、85%%的组通上了水泥路;虎城蜜柚荣获国家金奖,畅销全国、远销香港、澳门;全镇蚕茧产量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倍。

    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邓平寿的身体却一天天垮下去。2007年2月1日,这个“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才吃药”的铁汉子,永远地离别了他无限眷恋的乡土和乡亲,而这一天离他51岁的生日还差3天。

    2007年邓平寿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主要媒体把他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D17邓红英

    邓红英,女,43岁,中共党员,广西柳州市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驾驶员。

    21年来,邓红英在公交驾驶员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她视岗位为生命,把真诚献给乘客,始终如一践行“一言一语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举一动对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的服务格言,甘当“老人的儿女,小孩的阿姨,盲人的拐杖,外地人的活地图”。她在车上设置了时钟、意见簿、小药箱、雨伞、卫生筐、报纸、指路卡等便民设施,竭尽全力地为乘客提供一切便利和服务。车辆堵塞时她使用亲切的语言疏导乘客,车辆进站时她把车门恰到好处地停在他们面前,乘客遗忘的东西她想方设法归还。虽说她的经济条件达到了拥有私家车的程度,但仍然没日没夜地干着公交车驾驶员的“苦差”,用真诚迎送每一位南来北往的乘客。她待乘客如亲人,主动搀扶老人、残疾人上下车和帮找座位,帮农村来的乘客提包、放好物品,为外地来的乘客指路。她用微笑传递真情,乘客上车后她面带微笑送上一句温馨的问候,老人上车后她面带微笑投入亲情般的照顾,儿童上车她面带微笑施以母亲般的关爱,即使遭受醉汉辱骂仍忍泪为醉汉找座,以防他摔倒;她以十米车厢作为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的阵地和平台,打造了“微笑待客”的服务金牌,被广大乘客誉为“微笑天使”。她视安全行车为公交人的第一天职,把安全带给乘客。她始终坚持文明驾驶,注重行车安全,绝不开带病车,从不开英雄车、斗气车;在车辆会车、转弯和避让行人时,在车辆进出非机动车道和行经交叉路口时,恪守城市驾驶车辆先让、先慢、先停和车辆进出站要慢、在繁华街道和复杂路段要慢,检查车辆技术状况要提前、路上行驶发现情况处理要提前的“三先两慢两提前”的“礼让安全经”,主动掌握控制公交车辆的路面行驶情况,确保广大乘客的安全,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邓红英2005年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对邓红英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D18邓建军

    邓建军,男,38岁,中共党员,江苏省黑牡丹集团的电气技术工人。

    勇于科技创新,不断冲击世界纺织难题,是邓建军身上最夺目的闪光点。坚守一线岗位20多年,他先后参与技术创新项目近500个,独立完成的就有150个。其中“染液组分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等发明填补了该领域的世界空白。

    牛仔布的预缩率控制是个世界性难题。邓建军不断摸索,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终于找到了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结合这把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使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控制在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

    多年来,邓建军屡屡上演“中国创造”的神奇,凭借浆染联合机的成功改造,在国内率先破解连续生产不停车的世界牛仔布染色难题,创造效益3000多万元。

    2002年8月,公司新产品“竹节牛仔布”生产告急,如不能如期交货,公司就要丢掉400万美元的订单并加付违约金。为了企业能闯过难关,邓建军带着科研组接连奋战15个昼夜,设计安装出4台生产竹节牛仔布的分经机,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8。不仅保证公司按时交货,还赢来800余万元的订单。

    邓建军只有中专学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大胆创新,成为他几十年始终不变的习惯。从走出校门那天起,就给自己订下计划:每晚看一个半小时的技术书籍和有关资料。几年下来,他读了200多册专业书籍,在获得大专学历后继续攻读本科专业。对学习他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次,他在镇江参加江苏理工学院函授本科段考试,凌晨一点钟接到厂里电话求援,连夜打的赶回工厂帮助抢修,天亮时再乘车返回考场。

    如今,邓建军已声名远扬,但仍保持一线产业工人的本色,成为当代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楷模。他以全国唯一的技术工人身份跻身年度中国纺织十大创新人物,被中宣部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宣传。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批能工巧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

    2005年,邓建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3月,他和其他5位工人劳模向全国职工发出了知荣辱树新风倡议书。2007年,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D19石元英

    石元英,女,51岁,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委派驻湖南省保靖县小学教师。

    重庆秀山县保安乡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离他们村最近的学校,就是隔河相望的湖南省保靖县坝木小学。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秀山县教委派出当时的民办教师石元英到坝木小学上班,工资由秀山发放。

    由于河上没有桥,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石元英每天清晨带着孩子们来到河边,脱掉鞋袜,卷起裤脚,背起年幼的孩子,拖着大一点的学生到湖南去上学,下午又带着40多名学生涉水回家。从1987年去坝木小学上班的那天起,石元英背着村子里的孩子们踏上求学之路,一背背了18年。

    1989年一个上午,下了四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石老师背着一名学生走到河中间时,上游洪水汹涌而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木头顺水横冲直撞,情急之中,她将身子稍稍一侧,木头顶了一下右小腿后呼啸而过,右小腿顿时一阵钻心地疼,但她不敢松手,将最后一名学生背上岸后,才发现右小腿大块皮肉已搭拉在一边。至今,石元英右小腿还有块鸡蛋大的疤痕。

    18年来,上万次往返这条河,石元英不知在河里多少次摔倒受伤,但令她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受伤。在石元英的努力工作下,龙家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校学生没有一个中途辍学。而她自己,却因为长年涉水,患上了风湿病。

    1989年8月,一场大雨导致这条河暴涨,无法通过。放学后,石元英只能带着孩子们,从下游5公里远的桥上渡河。途中山路滑坡,石元英背着学生踩着松软的泥路艰难前行,自己10岁的儿子紧跟在身后。就在此时,儿子脚下一滑,差点掉进奔流的河水中。听到儿子叫声的石元英,惊出一身冷汗,幸亏一位与儿子走在一起的六年级学生,一把拉住了下滑的儿子。

    2006年,石元英曾经教过的一个湖南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湖南省保靖县政府奖励坝木小学5万元,并奖励石元英5000元,那一天是她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如今她的学生中,28人考上大学,其中5人考上研究生。

    如今,秀山县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然而石元英依旧背着一名先天残疾、行动不便的13岁学生,不分春夏秋冬,穿梭在学校与村子之间。

    石元英20多次被秀山、保靖两县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2004年9月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

    D20石述柱

    石述柱,男,71岁,中共党员,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人,2001年8月至今任宋和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地处民勤县风沙口上。三面环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55年,19岁的石述柱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他请缨组建起全县第一支青年治沙队。从此,石述柱与宋和村人共同扛起了治沙造林这杆大旗,开启了改变命运的征程。他带领80多名团员青年,走进了村东的大沙河。治沙的第一步是压沙。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全村老少天一麻麻亮,就推着独轮车、拉着木轱辘大车,背着筐子,带着炒面、干馍走进沙窝。他们从几里以外把粘土拉回来,再一筐一筐地抬上沙坡。石述柱总是抢最累最苦的活儿干,这种拼命精神激发了全村人苦干实干的信心和决心。村里人服了这个拼着命干活的团支部书记,再苦再累,也没有人打退堂鼓。人心齐,泰山移。宋和村人一筐一筐地背,一锨一锨地挖,一桶一桶地挑,一棵一棵地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在长期的实践中,石述柱总结经验,摸索创造了粘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的“宋和样板”,这种治沙模式被著名科学家竺可祯命名为“民勤模式”。经过50年的奋斗,宋和村构筑起长9公里、宽2.5公里的万亩林场。这条绿色屏障不仅保护了全村3000亩耕地,每年还能创造经济效益250多万元。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石述柱又带领群众主动适应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全村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如今,宋和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安居乐业。到2003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实现了初级小康目标。

    治沙英雄石述柱,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带领群众在沙海中营造了一片绿洲,在风沙线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使这块贫瘠土地上的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石述柱先后获得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D21龙晓霞

    龙晓霞,女,32岁,山西省平顺县苗庄镇司法助理员。

    龙晓霞在2000年原羊井底乡即将并入城关镇时,主动放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到苗庄镇干起了司法工作。在只有一套办公桌椅的简陋条件下,龙晓霞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集中精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事调解队伍。她每天步行深入各村了解情况,督促落实,常常是顶着星星去,披着月光回。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苗庄镇建立起了受理、登记、通知、调解、督促、回访一条龙的调处纠纷机制,基本上使各个村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苗庄镇的民间纠纷比以前下降了59%%,成为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龙晓霞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方法,搞好经常性的普法工作。她充分利用各村的黑板报,定期刊登与群众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以典型案例或将法律知识编成顺口溜、制成录音磁带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她深入各村搞普法宣传活动200余次,举办普法讲座100余次,建立了13个法制学校,为镇领导解决疑难法律问题200多件。她建立了一支中青老年农民法制宣传队,在全县各乡镇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收到良好成效。建立健全了“三会一队”(学法会、治保会、民调会、巡逻队)队伍,指导他们开展工作,为创建平安乡村、平安乡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还在苗庄镇建立起妇女维权、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法律援助站,为广大妇女、残疾人等贫弱群体义务提供法律服务。

    龙晓霞以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一碗水端平,妥善处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民间纠纷。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往往就是那“一瞬间”。龙晓霞视纠纷为“命令”,总是尽可能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多次有效地制止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几年来,她先后调处民间纠纷300多起,使39对夫妻破镜重圆,使50起将要激化的纠纷归于平息,避免了30多起群体性械斗、流血事件的发生,维护了一方的安宁,被群众誉为“俺们离不开的娃”。

    2005年,龙晓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6年被团中央等授予中国第五届优秀青年卫士称号。中央及省内主要媒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

    D22申纪兰

    申纪兰,女,76岁,山西省长治市人大副主任、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西沟金星经济合作社社长。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首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是全国唯一连任一至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1952年,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姐妹们冲破“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县”的陋习,下地劳动,率先在全国争得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权利。半个多世纪以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迁,她始终坚持扎根西沟,建设农村。上个世纪70年代,在担任省妇联主席时,明确提出“不转户口、不拿工资、不离西沟”。改革开放前,带领西沟的乡亲们完成荒山造林2.5万亩,种植10万棵桃、杏、枣、核桃等经济树,垫成了500亩高产田,修筑了2万多米的谷坊坝。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全国闻名的模范村。

    改革开放以来,她很快完成了一个从农业劳模向现代企业家的角色转换。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上北京、下江南,跑项目、引人才,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优势,兴建了西沟铁合金厂;接连办起了磁钢厂、饮料厂等几个骨干企业。近年来,又带领干部群众先后建成了西沟石料厂、西沟金星焦化厂、纪兰冶炼5万吨电石项目、西沟采矿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项目,组建了山西纪兰商务公司等企业,使西沟村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冶炼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外向型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新格局。同时,利用自身和西沟的“名人名村”优势,建成了展览馆、太行之星纪念碑、村史亭、老西沟互助组雕塑、西沟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森林休闲为主的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她确立了“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建设新西沟,再铸新辉煌”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西沟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以党带村、依法治村、科教兴村、环境美村、信息灵村、旅游名村、农业稳村、林果富村、商贸活村、企业强村)和“六大目标”(建成全国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西省红色旅游基地、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治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基地和平顺县经济强村),带领全体干部群众努力奋斗,使西沟村经济2006年总收入达到1.2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6元,是平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村。

    申纪兰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D23白春兰

    白春兰,女,54岁,中共党员,宁夏白春兰沙产业开发公司董事长,自治区妇联执委会委员,自治区人大代表。

    1980年,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农民白春兰和丈夫联合本村10户人家,进驻当地人称“一棵树”的不毛之地。1989年春,她从市场上买回第一批仔猪、羊羔和一台饲料加工机。1992年,她又推沙开挖鱼塘4亩,投放鱼苗数千尾,成为盐池县第一家沙漠养鱼户。1993年,她投资1万元建起盐池县第一座农家温棚猪舍。当年生猪出栏时间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到6个月,育肥出栏生猪200头,比上年多出栏160多头。

    27年来,白春兰带领全家人累计种树6万多棵,封沙育苗900亩,治理沙漠2200亩。她创造了“三行治沙法”林草栽植技术,即以黄土挡沙、以柳固沙、栽植枣树杨树防沙。她还在荒漠中开发水浇地40亩,利用三条带子井采取立体复合种植法,在沙漠中创出了“吨粮田”的奇迹。2005年,在县文化旅游局的支持下,她又着手开发旅游产业,“白春兰绿色家园”成为全县的沙漠旅游景点。

    2000年8月,她成立了“白春兰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村民在5年内对4万亩沙漠进行农林水牧综合开发。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相继有88户人家来到沙边子村,造绿固沙,开发沙产业。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治理沙漠7万多亩,人均纯收入达 3000 余元。

    1995年以来,白春兰先后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扶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