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9月1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文化周刊
文化批评
潜规则多了 文化圈就烂了
2007-09-17
魏英杰
    

    别以为潜规则就见不得光,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当潜规则大行其道,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那还叫秘密吗?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作家石钟山前些天在博客上大肆抨击文学艺术界的贿选现象,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石钟山提到:“每一届各种奖项评选前后,最忙碌的莫过于评委的手机和银行卡了,评委们的电话费增加了,银行卡数值的增长速度也是很快。”这事看上去太“微不足道”了,对比那些形形色色的官场腐败,专家评委们捞点小钱,又算得了什么?就连石钟山自己也说:“这种现象圈内圈外的人都知道”。

    这话里多少透露着无奈。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并不意味着这种现象符合正义原则。大家都懒得再说,更不说明它就可以招摇过市。所以,不妨顺着石钟山先生的话头,谈谈此事。

    当然,就此大谈文化贿选的危害性,那也太书呆子气了。潜规则对社会体制(不仅是文化领域)的破坏力,只要看吴思先生的相关论著,也就一目了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领域出现贿选现象,根源就在于专家、评委们的文化话语权没有受到有效制约。市场主义盛行是文化贿选的思想土壤,而权力与权利的不对等,又为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显而易见,除了道德自律,几乎没有什么明文规则,可以捆住一些评委贪婪的双手。而那些参选者,也不得不为了满足评委的贪欲,往他口袋里塞钱。

    还有必要区分的是这种文化贿选的两种类型。这在石钟山的文章里也有提到。他说,这种事情如果是民间或行业类的奖项也就罢了,“更有甚者,竟将这种评奖的潜规则波及到了一些政府的奖项,变相成为政绩和业绩。”可以看到,前者是一种“评奖经济”,充其量是一种不道德的市场行为;后者则涉及公权力运作,可以称之为“文化腐败”。而“文化腐败”不仅和公权力运作密切相关,由此还必然出现浪费、侵占公款等行为,从而伤害了公共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委们伸手拿钱就不是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了。一旦评奖活动与公权力挂钩,其危害性并不小于其他领域的腐败行为。2004年底,南方某市发生过一场“强推电影”的闹剧。该市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初中学生安排在上课时间,自费购票观看一部电影。而人们发现,该部电影的女主角就是该市某领导的女儿。这一通过行政力量安排大家看电影的举措,由此倍受质疑。

    更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改编自这位领导女儿的小说。而这部作者自称为“练中文”的小说,居然获得大小不少奖项——其中包括全国年度优秀畅销书、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省新人新作奖、、市青年文学奖。就在电影公映阶段,这部小说还获得被称为“最具权威的四大文学奖项之一”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不无凑巧的是,当年这一评奖活动,就在作者所在的城市举办。这一切,让人不得不怀疑那些奖项的公正性。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此番石钟山的态度令人激赏。他说,自己之所以站出来,“首先我觉得自己还是正直的人,有责任的人,同时,又是这个圈内的人。为了让圈里圈外都干净一些,我说了,也做了。只有干净了,我们才能在圈里多玩几年,如果有一天,圈内圈外都烂掉了,想玩都没得玩了”。程序正义当然是遏制“文化腐败”的主要力量。但在相关制度失效甚或规则缺失的状况下,舆论的监督作用就尤显重要。换而言之,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拒绝文化贿选、反对“文化腐败”,文艺界就少一点污浊混水,也就多一分正义的力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