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9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上汽通用五菱在去年46万辆销量的基础上,今年1~8月完成销量36.8万辆,同比增长20.9%,微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高达43.2%,遥遥领先竞争对手,预计今年全年销量将会达到55万辆,成为我国单一工厂产量最大的汽车企业,但该公司总经理沈阳却说——
“现在还不能说我们成功了”
2007-09-20
本报记者 程远
    

    造微车不赚钱,产品技术20多年没有根本性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2.26%,然而排量小于1升的车型却下降了28.87%,市场份额仅为5.8%,于是有人发出了“警世明言”:小排量车可能在3年后消失。

    但与此大相径庭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在2006年取得46万辆销售佳绩的基础上,今年再上一层楼,1~8月销量已超过36.8万辆,同比增长20.9%,微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3.2%。最近,借上汽通用五菱B系列发动机下线之机,记者与这家“微车王”的总经理沈阳探讨了微型车的发展走向。沈阳说,如果静态地看,微型车很可能会出现消亡局面,3年前我们对此就有预感,很着急。但是动态来看,情况就有所不同。

    他分析说,我国微型车起步时,基本都是学习日本上世纪80年代初的技术,不少还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模仿与测绘的。20多年过去了,产品并没有根本性提高,所谓换型产品,大多是换汤不换药,也就是在原来产品基础上加长加宽而已。动力总成还是老样子,修修补补,勉勉强强能符合欧Ⅱ排放标准,但欧Ⅲ就很难过了;1.1升排量发动机的升功率只能达到35千瓦左右,油耗更不用说了。底盘也是20年前设计的结构,无非是尺寸改一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面都没有多少进步。而现在的用户却比20年前成熟了很多,用换汤不换药的东西糊弄不了他们。

    此外,现在微型车的主要市场还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越来越发达,而用户不再是原来的“泥腿子”第一次买车,他们眼界变宽了,也有比较能力,不是跟以前的拖拉机比,而是跟全球同步发布的轿车比,看你离合器紧不紧,换挡顺不顺。一比较,没有感受到你车子技术的提高,就不买你的车,而你的成本又没有降到让西北地区买得起的程度。这样就出现了东部消费没有增长,西部消费又上不去的情况,增长率降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沈阳说,因为造微车赚不了多少钱,企业没有钱投资。奥拓做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技术换代,就是考虑在赚钱不多的情况下,花很多钱改造不值得。2003年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五菱之光”时,他们也曾考虑过搞一个发动机,但那时他们的销量只有十多万辆,一年利润才两三千万元,搞一个发动机,需要20多亿元投资,连利息都付不起,股东们认为,这样的利润水平发动机就别搞了。

    沈阳说,规模做到50万辆时,成本就可以做到比别人低很多,而且整条产业链共享,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成本优势。“过去产品换代没有走在前面,安全碰撞没有走在前面,海外市场也走在别人后面,但现在动力总成走在别人的前面,这就是规模带来的优势”。

    消费者能切实看到微车的变化,微车就还有机会

    微型车的消亡是不是必然的了?沈阳认为,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市场,金字塔形状的特征很明显,存在大量的低端客户,因此微型车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对微型车企业来说,现在要干的事情,首先是质量要有一个根本性提高。和日本产品相比,我们成本优势具备了,但在质量、舒适性、操纵性方面,特别是“感知质量”还差很远。他说,质量的价值是很高的,一旦品牌站住脚,市场就好做了。

    质量和成本是两条底线,沈阳说,质量不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是跟竞争对手比,是跟国际相同类型车比,具体说,就是跟铃木、大发这类企业比。我们不能只依靠价格去竞争,价格竞争是难以持久的,而质量上的差距一旦缩小,就与它们很接近了,具备竞争能力了。要让东部的消费者能切实看到这一变化,而且是明显的变化,东部地区市场就肯定会好转。加之节能、环保等政策对消费环境的影响,小排量车子还是有机会的,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去做。

    沈阳认为,真正把质量做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产品就有了“神韵”。过去我们对质量的认识,仅仅只讲“可靠性”,而可靠性只是质量中最基本的一个诉求。质量实际上包括了性能和用户的感觉,而感觉是不能量化的,一些标准即使达到了,用户也不一定说你的东西好。为什么有些国外车看起来很舒服?因为它有内在质量,有一种感觉,不是企业标准能够说清楚的。上汽通用五菱现在有了这样大的市场规模,就能去认知一些事情,包括广义质量问题,不是以前单纯讲的“可靠性”,而要去跟竞争产品的“感知质量”比较。把用户能接受的东西制定成标准,这就是质量,否则市场认可永远提高不了。沈阳说,这么多年来,上汽通用五菱从来没有喊过产业规模要上多少,就是因为还有很大空间做质量。

    沈阳回忆说,2002年以前,总在想做到30万辆时会是什么样子,觉得高不可攀,现在开始感受这种规模带来的效应。规模上去了,董事会就下决心,一下子上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发动机厂,柳州一个,青岛一个。上汽通用五菱刚合资时,净资产不到4亿元,现在上一个项目的投资就超过20亿元。上发动机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有了好心脏,才能做出好的整车,才能有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种势头。

    规模也许能成为竞争优势,但也可能成为包袱

    但沈阳却对记者说,“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成功了,我们只是暂时领先,仅仅是‘五菱之光’一个产品获得了阶段性成功,其他产品并没有特别优秀的表现。一个企业的命运寄托在一个产品上,风险很大,就不能说是成功”。

    他认为,上汽通用五菱目前仍然还很弱小,市场表现突出,是恰逢竞争对手都在进行阶段性调整,逮住了机会。等到那些企业调整好了,同样存在着机会。上汽通用五菱合资时也曾经历过调整,经过几年的磨合。历史多次证明过,在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市场上,各领风骚两三年是很正常的事情,昌河、松花江,长安和五菱,大家都当过老大,现在是又一个轮回。

    他还特别向记者表示,“规模也许能成为我们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但是也可能成为一大包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看得更多的是盈利,不敢冒风险,变保守了,官僚化和流程化严重了,效率越来越低,适应市场速度越来越慢,只适宜生产大规模、标准化的产品,而不善于生产符合各种细分市场要求的产品,到那个时候企业就开始要完蛋了。而在企业只有几万辆规模时,为了生存,往往会一股劲往上冲。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优势和劣势。“当然,现在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努力去保持一种‘小公司姿态’,保持小公司的灵活模式”。

    沈阳表示,他们首先是要把微车做好,只有先做好,才能谈做大做强。他说,现在我们还不能叫大,才几十万辆规模,和国际上几百万辆规模比,能大到哪儿去?动态看微车怎样发展,是每个做微型车的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

    过去说30万辆才算经济规模,沈阳说,5年前我们都不敢想象30万辆、50万辆规模是什么样子,现在正在经历这种感受。如果纯粹要做量的增加,还可以卖更多技术水平较低,价钱也很便宜的产品。但是,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市场需要更好产品的时候,你就要有能力提供。高价值就是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提高了性能之后的高价值,而不是高价格。现在微车企业该做的事情,是提供符合中国变化中的市场,又符合全球其他国家目标市场的产品。

    沈阳说,低成本是个阶段性概念,过去的低成本是讲省钱,现在的低成本则来自规模,而不是来自省钱。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有些边际收益就变成了利润。我们比别人多做一些车,就能比别人多赚一些钱,同样一支管理团队,由10多万辆做到50万辆,人力成本方面就能节省很多。物流也是这样,大规模采购,别人给你的折扣也会多一些,很多专业性服务交给别人,更省钱,这些都要有规模支撑。社会分工细化,同样带来成本上的好处。

    微车要跟日本企业竞争,而不是国内公司之间竞争

    说到出口问题时,沈阳坦率地承认,目前上汽通用五菱的出口量还不大,主要考虑和日本产品相比,仅仅只有价格上的优势,质量上还有差距。“迅速缩小跟日本产品的质量差距,是出口的前提,做好做强再做大,出口方面也是这个指导思想”,而在B系列发动机投放之后,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就基本跟日本产品一致了。

    他认为,汽车是国际性产品,不参与国际竞争,别人就会进来把你挤掉。微车的发展是跟日本企业竞争,而不是国内几家公司之间的竞争。长安、哈飞、昌河以及小康,大家之间合作多于竞争,合作是为了共同培育发展市场。在技术进步、管理进步层面上,大家又成为竞争者。他说,外在竞争力,可以依靠媒体、广告,时势造英雄,某个机会,某一个政策时段,政府的支持,都能成为外在的竞争力,但只有内在的竞争力才是真正长远的竞争力。

    沈阳说,竞争的初级阶段,为了存活,最快捷的办法莫过于降价,但价格竞争不是长久之法,既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对供应商和经销商会形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单纯靠价格战,就可能会出现“苦干加巧干”的事情,偷工减料,不利于长远发展。微车今年没有降过价,是企业成熟的表现,进入到理性竞争阶段。

    我们不能要求刘翔每次参加世界大赛都要破纪录,就普遍规律来说,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合理,企业也有一个合理的增长,不然各方面资源就跟不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十的速度不可能长久。现在微车增速减缓,是过去几年高速增长之后的正常调整,这次调整也许是中国微型车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开始。

    除了质量外,还有成本问题,“东西都好的时候,就要问一下成本怎么样,当你反复强调成本时,就说明你还是站在成本的立场上,对性能有一些取舍,首先想要满足的是什么。比如油耗、动力相差5%,基本能满足了,就愿意要低成本。如果相差30%,可能要选性能,“因为由量变会引起质变”。

    微型车做到一定程度,很多企业就都想进入乘用车,这是一种惯性,但国家产业政策也不允许一个企业随随便便就改变方向,沈阳说。实际上,微型车的用户跟乘用车是不相同的,从产品研发、制造到供应商体系,到经销商、服务商,都要做比较重大的转变,五菱鸿途是在做一种拓展的尝试。新发动机投产之后,用更好的发动机搭载比较有前途的微车上,对上汽通用五菱来说,就是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吴影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