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的电梯间遭遇尴尬,确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
电梯间是一个狭小、密闭的场所,狭小意味着里面的人距离很近——用苏晓提到的人际距离理论来说,小于社交距离的范围;而密闭,则意味着失去了避开的可能性,只能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行为。这两个特点合在一起,就把电梯这个代步工具变成了一个人际交往空间。
如果一起乘电梯的人非常熟悉或者完全陌生,都没有什么可尴尬的,因为前者的交往已经很自然,不需要额外的努力;而后者完全没有人际交往的基础,不做什么也很正常。可是,如果同乘一部电梯的恰恰是公司里不怎么熟悉的同事,甚至是职级相隔甚远的高层领导,“明知道该说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就产生了。不说话,尴尬;没话找话说,尴尬;找了话对方没回应,更尴尬。
电梯间里的尴尬气压往往会随着电梯门的打开而化解,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尴尬本身并不成为问题。但是不同的人要求的人际距离不同,换句话说,愿意容忍他人靠近的最小距离不同,对电梯尴尬的耐受程度也不同。比如苏晓和小婕相比,明显苏晓更不能忍耐电梯尴尬:小婕会在电梯中对陌生人说“您好”,而苏晓,即使是跟平时聊得来的朋友一起,进了电梯也会“觉得别扭”。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如果不能或不愿意忍受电梯尴尬,情况允许(比如楼层不高)的话,像苏晓那样先观察,然后见机行事的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电梯给职场中人带来的困扰并不仅仅是那十数秒钟可能的尴尬,还有一个深层的担心:大家在电梯之外的职场中还会有交集,自己在电梯中的言行不慎可能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进而影响到日后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这种担心在撞见高层领导时最为明显,因为可能的后果最严重。所以李欣才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辞,甚至紧张到语无伦次行为失措。
但事实是否如此,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电梯时间毕竟非常短,一般也就十几秒,多的也就三四十秒。这么短的时间内,除非极端情况,否则很难给领导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而且,人际印象的形成往往是在旧有印象的基础上叠加而成的,电梯中某一次接触很难具有决定性的效果。
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就像李欣这样,在领导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中就表现得比较失败,但充其量也就是给领导留下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不成熟、欠稳重的印象,这对新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在公司中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虽然重要,但领导更为关注的还是工作表现。李欣完全有机会用业绩来证明自己,同时努力在人际上成熟起来,修正领导同事对自己的印象,而不必一直萎靡下去,再也不敢踏足电梯。因此,在电梯中没有表现好也不必过分紧张,总会有修正的机会。放下这个包袱,在电梯里遇见领导时才能自然起来。
当然,我们期望的还是不要出状况,能够比较顺利地给电梯中的他人一个好的、或者至少是不坏的印象。其实不管遇见的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同事,应对的规则都一样,最基本的就是礼貌和尊重。有了这两点,再加上保持微笑,基本就能做到不过不失。要想更进一步,就要学习小婕,做做功课。准确了解公司关键人物的基本情况,准备一些家长里短的开放式话题,尽量保证不管碰见什么人,在电梯中都有话可说。此外,电梯礼仪的了解和遵循也非常重要。比如,有没有等待正快速赶过来的人,有没有主动帮助不便按楼层的人,出电梯的时候是否礼让女士或上级等等。好印象不仅是说出来的,更加是做出来的。电梯内外都是如此。
其实,还可以走得更远一点。职场电梯是困扰,是挑战,同时也是机会。电梯是一个很自然的接触领导并且让领导记住自己的机会。职场中要想近距离接触和自己相距甚远的领导,除了电梯这个途径,几乎没有别的机会了。因此平时可以多做功课,充分准备,以便抓住甚至创造机会。另外,电梯也是一个自然的化解同事间原有尴尬误会的机会。职场中大家都有一层角色的壳,有时明明想解释,也没有合适的时机。电梯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场所和机会。处理得好,误会化解不说,还可能让关系更进一步。不过,这些取巧的手段都只是锦上添花之举,不能过度依赖。毕竟,职场的机会更多还得在职场中找,职场的人际关系重点也还得在职场里营造,而合理应对电梯时间,把握电梯机会决定性的步骤和功夫,也都在电梯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