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最快乐的事情之一是做自己所热爱的事——那不单是做成后有成就感,快乐无比,做事的过程本身就很令人愉悦。遇到别人情绪不好时,也会如此提议:去做做你喜欢的事吧。不过常常碰到的一个回答是:我没有什么喜欢的事;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对于这样的回答,在满脸惊讶和一时哑口无言之余,我每每想起早年查英文文献时碰到过的一篇文章:为何如此富有之后我们仍然不快乐?那时只是诧异学术刊物上竟还有这个,没来得及细阅内容,只有那标题一直藏在心中,在心有感慨时或回首来路五味杂陈之际悄然浮起。
为什么这样不快乐?若只是为了生计,暂时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倒还容易理解。像文字感动过无数读者的英国散文作家兰姆,也曾做了数十年的小文员,退休后才得以全神写作。以大部分时间、精力换取生存,原是穷人必须面对的境遇。
曾经在南方一个小镇住过两个月,平日在一所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里办公,看过教师们拥挤的宿舍和小心翼翼的言行,看过因学校未兑现承诺而闹纠纷的家长的激愤,看过某些管理人员故作的高傲,也几乎每天见到孩子们在狭小的活动空间里依然嘻闹喧哗。只是在联想起前人所说的人生至乐时,不免惆怅: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这些单纯的快乐,我很久未见了——毕竟,这里的老师生活在朝不保夕的不安定和不自由中,难以舒展怀抱。
可是,有了一些自由的人,却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就未免有些奇怪。
快乐原不应当是那么稀有的东西。据说有人做过调查,发现最快乐的人,是海滩上尽情玩耍的儿童,劳累一天后给婴儿洗澡的母亲,吹着口哨欣赏刚完成的作品的艺术家,千辛万苦终于救了病人一命的医生。
我们都曾是忘情嬉戏的孩童,有过令成人惊笑的“妄语”和让大人惊奇的想象,有过自己的向往和梦想,有过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竟是何时变得如此茫然,找不出自己心中所爱的?我们的志趣失落在了哪里?
也许跟成长的过程有关。一向被强调的大抵是如何考上好学校、读热门专业、找高薪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如何解决生存进而保障物质生活水准问题,个人兴趣和感受是微不足道的。很多人甚至难以理解:你的学校/专业/职业多好啊,还有什么不满意、不喜欢的?被忽视、冷落乃至压抑的感受,逐渐变得淡漠。天长日久,我们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感觉和喜好,几乎还以为:我一直就没喜欢过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钝化的感觉,也让我们对事事不抱期望,难以发现差异,没有能力感受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好。
医学资料推荐的多种让身体年轻的方法中,据说保持乐观心态可以让人年轻10岁,了解身体症状的预警征兆、及早预防则可让人年轻12岁。了解自己身体征兆的人大约不是太多,而能了解自己心灵感受、敏锐地察觉和控制自己情绪变化的,可能更少。不快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是由于敏感性匮乏,使得我们欠缺让自己快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