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9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综合新闻
齐齐哈尔大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向基层输送高素质劳动者
2007-09-22
本报记者 何春中
    

    齐齐哈尔大学是1996年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和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目前有在校生两万余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当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等地时,该校大部分毕业生仍坚守在塞北边疆和西部边陲。

    近5年来,该校就有583名优秀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黑龙江省贫困县计划”和“村村大学生计划”、“志愿服务黑龙江省基层检察院计划”。

    “越是艰苦,就越能证明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们这里的确很艰苦。越是艰苦,就越能证明我们存在的意义,也就越说明我们服务基层的价值。”这是今年7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张艳秋在甘肃陇南的龙坝乡中学志愿服务一个月后,发给母校齐齐哈尔大学团委赵老师的一条短信。

    张连国,一位山东小伙儿,是该校财务管理专业2001届毕业生。毕业时,他主动要求赴西藏工作,婉拒了鄂尔多斯驻京办事处向他抛来的“橄榄枝”。

    2001年7月15日,张连国来到了距拉萨1060公里的昌都镇的中国建行西藏分行昌都支行三江分理处储蓄所工作。几年后,张连国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被提升为储蓄所主任。

    他说:“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让我从头来的话,我还会选择这样的经历。我不是旅行者,而是建设者。我走进西藏是理智的,我无悔于我自己的郑重选择。”

    “母校是你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

    齐齐哈尔大学始终高度关注着这些扎根边陲、服务基层的学子们,给予他们关怀和温暖。齐齐哈尔大学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老师多次赴甘肃等西部县乡走访和慰问在那里服务和扎根的学生,带去母校的关怀与温暖。

    今年26岁的姜远志是黑龙江七台河市人。3年前,他毕业于该校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并去了甘肃的一所初中支教当生物老师。两年后,他选择留在了西部,并去了宁夏的一家企业。

    当他将这一决定通过短信告诉母校老师后,他收到了母校老师回的短信:“母校,是你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

    “姜远志吗?我是黄老师。”9月19日下午,齐齐哈尔大学团委书记黄伟中拨通了姜远志的手机。一听是母校团委老师打来的电话,姜远志在电话中显得异常兴奋:“黄老师,由于我的技术比较全面,眼下非常忙,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儿呢。”

    “好好干!能者多劳,有空一定回母校看看!”黄伟中勉励姜远志。

    电话那头,姜远志也告诉记者,他能留在西部工作,除了与母校齐齐哈尔大学的教育有关外,西部的那一幕幕影像已让他“感到肩上有一种社会责任。”

    李清林,今年28岁,2004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如今,他在甘肃岷县一家水保站工作。水保站设在乡镇,工作人员就他一个。

    2006年,当李清林在西部服务期满后,他留了下来。“一方面是单位希望我留下,另一方面,两年时间我对西部有了深切的感情。”

    此前的两年志愿者期间,他在企业干过管理员,又在当地的经贸局工作过。“我来这里一个月就适应了,如果没有在学校的锻炼,就没有我的今天。特别是每年的课外实践,让我受益很大。”

    再有20天,李清林就要转正了。“到时我的工资可以拿到1400元以上,尽管和东部不能比,但在这里人过得特别充实。你想想,当你在西部扎根以后,看到自己的奉献也会慢慢改变这里,我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无怨无悔的选择

    据统计,仅1981年以来,齐齐哈尔大学培养的40587名毕业生中就有33690人服务在生产、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占毕业生总数的83%。

    如今,以张连国志愿服务并扎根西藏这一感人至深的生活原型为蓝本而创作表演的校园话剧《星火》(后被改编为《无悔的选择》)荣获了黑龙江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成为齐齐哈尔大学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经典节目。

    今年22岁、刚上大四的胡明嵩,是校艺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他扮演《星火》中的男主角。上大学期间,他已在餐厅当过服务生,后又到装饰公司实习。他告诉记者,毕业以后,自己的第一选择就是像张连国一样,到西藏去。

    有着近15年团干部经历的齐齐哈尔大学团委书记黄伟中说:“我们一是从思想教育入手,二是用第二课堂引导。新生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强,《星火》话剧反映的就是本校的真人真事。这样的典型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

    齐齐哈尔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凤琴表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齐齐哈尔大学将继续秉承艰苦奋斗、奉献边疆的办学传统,弘扬“养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训精神,并旗帜鲜明地提出积极为基层培养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本报齐齐哈尔9月2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