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一场大型舞剧中华鼓舞《龙之声》拉开了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帷幕。
演出开始前,主演黄豆豆来到舞台上,提前和观众进行互动,每一位观众都拿到一面小鼓,黄豆豆开始教大家一些基本的鼓点节奏,并告诉大家在演出的最后一个段落一起配合演出,一时间上海大剧院里鼓声连天,每一个观众都兴致盎然。
实际上,就像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演出中来一样,如何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艺术节当中,如何让艺术节离老百姓更近,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办方的目标,但也是一个难题。
创立于1999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国家级规格的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三个目标是:人人参与,人人关注,人人享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陈圣来认为,艺术节一定要办成大众的节日,而不是小众的聚会。
东华大学的大三学生小刘是个“红迷”,这次听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有一台明星版的舞台剧《红楼梦》,又动了心,不过,80元~1680元的票价让他掂量了半天,“在虹口足球场里,180元的票肯定看不清楚,但接下来就是380元、580元、880元了,看场演出我这半个月就得吃咸菜了”。最后,小刘决定到时候在场外找“黄牛”碰碰运气。
近几年来,中外著名演出团体纷纷登陆上海,而今年已经是第九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顶级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参演,今年的艺术节就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加55台演出。但另一个现实是,过高的票价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和工薪阶层进入艺术剧院的高门槛,比如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上海音乐会的最低票价就是400元,最高票价更达到1600元,经典如此,流行也不逊色,同样属于艺术节范畴内的刘德华演唱会的门票价格在280元~1680元不等。
“既然我们希望艺术回归大众,艺术节的门槛就不能设得太高。”在10月16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高峰论坛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总经理张宇说。张宇是操盘和运作“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负责人,他表示,在创立“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之初,就坚持“公益”的概念,提出了“人民的艺术节”的口号。在8年中举办了7届联欢活动,创立了百姓票价体系,推出了30元的最低票,500元的套票,让观众以较低的价格与艺术家互动和交流。
实际上,上海国际艺术节也一直在努力降低公众进入艺术殿堂的门槛,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优惠票”工程。陈圣来介绍,艺术节已经连续4年推出优惠票工程,每年通过政府文化基金会拿出200万元进行补贴,直接让老百姓受惠,优惠票的最高票价100元,最低票价10元。
记者了解到,10月11日,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近50台参演剧目的4万张优惠票通过上海邮政在全市各区县邮政支局的34个网点公开同步销售。据悉,这4万张优惠票占艺术节全部票量的1/8。虽然比例不小,但很显然还难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据报道,10月11日当天,上海市新华路邮政支局共发售了33台演出的优惠票,总量在600张左右,早上7点多就有市民在邮局门口等候,开售不久便已售空。
前不久,在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林先生拿着朋友给的票到东方艺术中心看了一场“高雅演出”,结果“看”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睡着了,最后他在中场休息时“溜”回了家。“确实看不懂,如果能有点普及性的演出和讲座就好了。”林先生说。
其实,无论是一些经典交响乐或钢琴演奏会,还是一些现代艺术,都存在观众“看不懂”的问题。“艺术节中的有些演出很抽象,所以要引导到位,提升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欣赏水平,让民众真正享受到艺术的乐趣。”李逸平说。
陈圣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让更多人能参与艺术节活动,关注艺术节盛况,享受到节日的气息,自2001年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就首创了“天天演”活动,在繁华街道上设起了舞台,让过往的人群都能看到、听到艺术表演和音乐,“把艺术节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据悉,今年的艺术节历时一个月的“天天演”活动共有68场演出,节目群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囊括古今中外的艺术样式,涉及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十几个国家。
10月17日,体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的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在上海市闵行区体育公园举行开幕式,包括“八方来风”、“青春飞扬”、“缤纷长三角”、“文化共享”、“都市风尚”、“快乐家园”和“上海记忆”七大板块的艺术节群文活动,在一个月时间里共将推出200多项活动。主办方表示,本届艺术节群文活动将着力向学校、企业、军营延伸,尽力实现各阶层市民和外来建设者在艺术节群文活动中的文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