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一学者提出:中国神话很难说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神话,《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等神都源自韩国。对此,有国内专家说,中韩文化争议表明两个民族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这正可成为两国之间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理由。但笔者认为,问题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其实,不少人也知道,近年来,韩国方面在文化领域似乎频频向中国“发难”,例如2005年端午将至时,韩国称端午是韩人之节;2006年10月,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的展览。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东西面临着当代人的重新认识和估价。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把一个韩国学者的上述言说解读成他在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一句戏言而不屑一顾。
对现代人而言,神话绝非仅仅是梦幻性存在,它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源泉之一,而历史文化则是培养一国公民对其共同体具有认同感和尊严感的源泉,是涵养民族精神的土壤。黑格尔曾说,关于精神的知识是最具体的,因而也是最高和最难的。在这一意义上,不要忘了,传统文化关乎人的心灵,对维系和组织一个民族国家更为久远。
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关于神话传说的争论,发生在一个全球化加速的时代。撰写《全球通史》的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他是站在月球上看世界历史的。然而,恐怕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为确立文化交流中民族文化的本位,国人不该数典忘祖,不要让中国文化“墙里开花墙外香”,这是应对外部文化挑战的最起码的前提。一句话,我们的视野可以是全球化的,但我们的立场只能是国家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