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法治社会
来信
光降价是不够的
2007-11-15
王俊秀
    

    今年10月,北京地铁票价降为全程两元,一片叫好。我本打算今年加入“有车族”,既然政府如此下大力度加强公共交通,咱老百姓也感受到了实惠,自当全力支持。

    然而,没过几天,这份乐观就开始严重打折。进了地铁,一眼望去黑压压全是人,车门打开后,呼啦一片往上冲,像我这样不够“努力”的人,被各方力量挤压冲撞之后,终于被甩了出来。

    眼看上班时间就要到了,再考虑礼让、斯文已不现实。第二趟列车开过来后,决定不顾淑女形象全力往上冲。谁知这次居然毫不费力,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发现自己已被后面的人一齐推进了车厢。我想起了网上曾经流行的一个帖子,大意是说:从挤车可以看出国人的互助精神,后面的人用尽力气将前面的人推上了车,自己却留在了外面。但好人有好报,等下一次车来时,刚才那批“无私奉献”的人,又被后人推上了车,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

    上班后,把这一番惊心动魄的经历讲给同事听。同事一笑:“花钱打了折,享受的服务自然也要打折了,很正常。”但我却觉得不该如此,新情况自然会有新问题,有关部门总会解决的。

    第二天,果然看到入口处加了两道栏杆,人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哄而入,而必须排成一队,顺序进入了。但情况并未好转,人们迅速开始了新的拥挤,只不过地点从站台改在了入口处。还是黑压压一片,人们争着往前挤,还有人骂“这不是故意坑人吗,弄这么小一口”。前面保安扯着嗓子不断喊:“请大家不要拥挤,顺序上车。”

    突然,有一名乘客喊道:“我的包掉了!”但人们并未放慢脚步,她的喊声迅速被淹没,保安也没有管。我问保安为什么不管,他说:“为了一名乘客,出现事故怎么办?”我一想有道理,联想到某地的踩踏事故,就是因为有人掉了东西。

    这一个月以来,每天上下班“肉搏战”,实在是有些受不了,终于痛下狠心,掏出积蓄买车。打听了一下,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少。

    看来,好事办起来也不太容易。政府拿出巨额补贴发展公交,这表示公共财政更加关注百姓生活。但效果如何,还需多听听百姓的感受。这项政策本身是为了引导人们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倡导。我自认为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双手赞成减少私车,乘坐公交。但一个月地铁坐下来,我还是作出了买车的决定。

    笔者去过欧洲和日本,日本的地铁快速、便捷,坐地铁上下班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德国几乎每个地铁站都有升降电梯,许多人骑自行车上下班,骑累了就转乘地铁,然后再出来骑车,一张票在两小时内有效。

    笔者以为,发展公交,仅降价远远不够,还须提升服务,如增加车次供应,设计好公交优先通道,方便换乘等,让老百姓体会到公共交通的舒适、快捷,才能把这桩好事真正办好。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