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冰点时评】
从法国大罢工看改革之艰难
2007-11-16
邓璟
    

    法国总统萨科齐正面临着上任以来的最严峻考验:11月13日晚开始的铁路工人全国范围内无限期大罢工,目前已让法国交通陷入了瘫痪。但这只是个开始,随之而来的还有地铁、公交、国有能源部门、邮政、教师和公务员等行业的大罢工。(《都市快报》11月15日)

    大罢工的导火索是萨科齐力推的“特殊退休体制”改革。按照改革目标,铁路、电力、天然气等16个部门的职工,将不再享有之前“只需缴纳退休集纳金37年半(比其他行业的大部分人少两年半)便可退休领取退休金”的优待,法国政府不再为此进行补贴。

    尽管改革触及面广、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引发了大规模抗议,但这项改革获得大多数法国国民的支持,六成国民认为大罢工不合理。这也是萨科齐面临大罢工毫不畏惧、誓言坚持到底的底气所在。

    事实上,萨科齐的改革之所以民心所向,是因为它意在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然而,从此次法国大罢工,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艰难,或许这正是值得国人思索的地方。

    从现实因素看,各行业的持续罢工必将给民众带去极大不便,萨科齐的公众支持率可能会走低——限于种种因素制约,任何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民众,无法做到太关注长远利益,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实惠,这也是一些改革为什么难以为继、一波三折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一位民选总统来说,公众支持率的每一次降低都意味着权力和威望的不断流失。在这样的形势面前,萨科齐能撑住吗?

    从经济方面看,据法国财政部资料显示,在上月18日法国公交系统的大罢工中,仅巴黎地区一天就因罢工损失了大约1.5亿欧元(约2.2亿美元),其中包括公司员工的误工费用、交通拥堵的损失和铁路对乘客的赔偿等。对比起来,法国这次新的大罢工来势更加汹涌,涉及行业更多,时间也将持续更久,损失只会多不会少——改革(或说改革不慎)带来的内耗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可以预见,萨科齐没有理由会对此熟视无睹。

    从改革策略看,萨科齐此次改革可谓是全盘铺开、没有预留缓冲期,不仅对“特殊退休体制”下刀,而且还计划裁减2.3万个公共行业职位(主要涉及公务员和教师)、对大学进行改革等等。真正的问题是,改革不是革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改革必须从帕雷托改进(在提高一些人福利的同时,不能减少其他人的福利)开始,到没有改进余地时就进入了所谓的改革“深水区”,更需要有智谋有策略的稳步推进。萨科齐的改革的确出于战略利益考虑,也符合大部分民众的诉求,但并不意味着改革就可以无所顾忌、一步到位。

    从历史角度看,萨科齐力推的改革,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在法国历次的大罢工和学生运动中,大多都是以政府最后妥协或者总理、部长的辞职而告终。萨科齐的前任希拉克主政时期,法国总理拉法兰就曾瞄准多届政府都不敢碰的退休制度进行改革,但改革不成功,拉法兰也在任期内辞职。跟希拉克相比,萨科齐更不妙的是:希拉克将拉法兰推向了改革的前台,后来又让拉法兰成为民意的牺牲品,萨科齐则是亲自上阵充当了改革“急先锋”,身前背后都没有可以拿来做挡箭牌的人物。因此,大罢工的现状给萨科齐的压力很大,他陷入了两难境地:妥协就会让支持者不满,不妥协也将让民众利益受损。最悲惨的结局可能是,萨科齐“出师未捷”就充当了改革的“炮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萨科齐的改革引发的法国大罢工,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分析改革的一个好样本:改革该如何在各方利益博弈中取得均衡?改革该如何兼顾民意?改革该如何避免内耗?改革该如何有智谋有策略推进?改革该如何才能不走老路弯路?……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