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声音
伦敦拥堵费越收越堵的启示
2007-12-12
舒圣祥
    

    伦敦市长利文斯通5年前开始推行车辆拥堵费征收方案,已经收取了8亿英镑的费用,但现在交通状况却毫无改善。目前平均每行进1公里要等待2.27分钟,而在2003年2月,也只要2.3分钟。行政费用花费掉了拥堵费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费用却被削减。这种状况有可能影响英国政府向其他10个城市推行类似计划的决策。(12月11日《东方早报》)

    近一段时间,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开征拥堵费的传闻。虽然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城市正式开征,但诸如上海之类的大都市已经明确表态:“将在适当的时候推行道路拥挤收费。”拥堵费在国内的开征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前,舆论对开征拥堵费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不发达、交通管理不先进、交通道路规划不合理等开征拥堵费的前提条件不具备问题上。换句话说,在公交发达等前提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城市根本没有“资格”开征拥堵费,否则就有让车主为政府不作为埋单的嫌疑。而关于开征拥堵费本身是否有效的问题,探讨得并不多;相反,交通管理部门普遍认为:“收拥堵费在国际上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举措”。

    这个时候,“伦敦收拥堵费越收越堵”的先行经验不啻为一种警醒,它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收拥堵费并非解决交通拥堵的灵丹妙药!不仅拥堵费的开征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以确保其合法性,拥堵费的运行同样需要设置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以确保其有效性。

    这些制度安排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所有拥堵费的收入都必须用于公共交通项目。很显然,伦敦没能做到这一点。伦敦用于拥堵费行政管理的支出去年上升到1.6亿英镑,而用于巴士和交通流量改进的资金不足1000万英镑。有人指责,对利文斯通的官僚系统来说,伦敦的驾驶者似乎成了摇钱树。

    国内那些急于开征拥堵费的城市管理者,有必要就此反问自身:我们是否建立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征收成本,使拥堵费不至于沦落为“养人费”?事实上,这很令人担忧。比如开征不过一年多的交强险,审计结果表明,其经营费用已经超过了赔款费用。

    这些制度安排中同样重要的另一条,是确保因开征拥堵费而增加的公交便利,大于减少私车使用而增加的交通不便。伦敦开征拥堵费后第一年的效果是令人鼓舞的,为何越到后面越不行?因为公交便利的增长速度没有跟上公众出行的需要,以至减少使用私车所增加的出行成本要远大于缴纳的拥堵费本身。

    这就告诉我们,征收拥堵费并不等于交通管理者的压力减轻。因为如果公共交通、管理手段、道路规划等交通服务跟不上,因开征拥堵费而暂时缓解的交通压力,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报复性反弹,对交通管理者而言,那必将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