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
星期

公共空间连续两年
成为居民最满意的指标

实习生 江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7-12-17    [打印] [关闭]
    老百姓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唤醒了“宜居意识”,这一包含并超越了“安居”的概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公布的“2007零点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显示,我国居民对城市总体宜居水平的评价较去年小幅提升。

    2007年5月,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等39个城市的4295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空间的得分明显提升;公共空间连续两年成为居民最满意的指标。

    社区空间改善最大

    2007年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总体得分为65分,与去年相比出现了小幅上升,表明我国居民总体宜居感受有所提高。

    从数据上看,公共空间的得分连续两年排在首位,成为宜居指数中表现最好的指标。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三个纬度的得分均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社区空间的改善最大,高达9.5分,对今年宜居总指数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拉动作用。

    社区管理和社区配套是社区空间得分升高的主要因素。其中,物业管理满意度、业委会服务水平、停车服务、社区医疗和商业配置等指标的得分都有显著提高。

    家住北京东直门民安小区的李大妈表示,近两年来,各个小区基本都有了健身器材和老年活动中心,居委会组织的小区交流活动也频繁多了。“昨天还有人通知我去参加联谊会,不像以前,居委会只管家庭纠纷和发放老鼠药。”李大妈说。

    值得注意的是,居住密度过大(51.5分)和缺乏体育健身设施(59.3分)两项指标仍处于及格水平以下,这是目前在社区空间层面影响居民宜居感受的最主要因素。

    文化活动场所缺乏

    本次调查中,通过对比公共空间的相关指标发现,城市的娱乐休闲场所收费偏高,居民的文化活动场所缺乏。

    具体来看,居民对休闲娱乐场所的收费评价为“不太合理”,收费指标仅得了61.6分。研究者认为,目前许多休闲娱乐场所收费偏高,多数居民只能偶尔光顾,还不可能成为常客。

    2007年的调查中,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性得分较低,为68.3分。这也说明,国内各城市中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活动场所的数量较少,质量更难以保证。

    据刚到德国留学3个月的王博介绍:“德国的博物馆很多,价格也不贵。”他到德国3个月了,平均每周参观一个博物馆,到现在还没看完。而在北京待了五年,王博看的唯一一次展览就是去年首都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250年藏品展”。他记得,当时馆里全是人,根本看不清藏品在哪儿。“因为门票比较贵,不舍得错过任何一件展品,我愣是从上午十点坚持到下午五点”,王博至今对那次观展经历记忆犹新。

    进一步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的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设施的丰富性有不同的评价,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目前,我国城市中的休闲娱乐、康体健身场所大多以青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老年人的休闲设施相对不足。

    本地人与外地人宜居感差距缩小

    本地人宜居感受相对提高了。对比2006年的《零点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年度报告》可以发现,本地人对城市宜居感受的评价和外地人趋于一致,本地人的评价分值为65.2分,外地人则为65.1分,而去年本地人这一分值不及外地人。

    在城市经济环境、户型设计、社区配套和社区人文环境等指标上,本地人的评价改变较大,今年的得分均高于外地人,其中,本地人对城市经济环境的评价改变最为明显。

    在城市宜居性的排行榜上,中小城市仍占据主要位置,与去年的排名变化不大。而上海和北京的宜居性水平受公众认可度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前者主要因为公共空间,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人文环境等指标表现有明显提升,北京则在社区环境的得分上有较大提升。

    “你看,现在建的小区,全部都有巨大的花园。”家在北京的卫先生说,“原来的楼,连个绿化带都没有。”在售楼处工作的吴小姐也发现,社区配套设施成为许多咨询者首要关注的问题,“住房容积率”、“环境空间”等名词也不断从买房人的口中蹦出来。

    调查还显示,人们普遍对城市的发展潜力、服务业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等指标评价较高,而对有关个人的工作与发展机会、社会保障等微观经济指标的评价明显偏低。

    本次调查显示,居民对城市的就业状况的评价仅为57.3分,值得注意的是,学历在大专以上的群体,学历越高,对就业状况的评价却越低。从地域差异看,大城市的“宜机性”(有适宜的就业机会)仍然是公众评价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