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变奏曲
周红军(常州)
2007-12-21
  印象中,小时候,我家前面的一条河上的木桥就没有完整过,往往一夜过去,桥上的木板就要被撬掉几块。那时候,正值文革后期,经济接近崩溃,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因为缺少柴火,人们就打起了桥板的主意:晚上偷偷地撬上一块,藏起来或连夜劈成柴火,以便烧饭烤暖用。那时,由于我们的学校在河南岸,残缺的桥造成了好几起学生落水溺亡的惨剧,而因为这个原因,我特别怕上学,对此,父母着急但又无可奈何。
  1979年,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桥事实上已不完整,桥的功用也荡然无存,河两岸的人们往来只能靠一艘小木船,费力又费时,于是乡、村两级决定筹资翻修木桥,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乡亲们积极响应,出钱出料出粮,这样木桥被加宽加固,木桥上还雕刻了一些图案,虽然依旧是木桥,但人们走在上面已无担心,我自此和伙伴们再也不找理由不上学或逃学了,每天上学、放学走到桥上,看到两岸的人们自由自在地来往,我往往高兴地喊上几句,引得伙伴们也响声一片。
  我小学毕业时,因为风吹日晒雨淋,木桥的安全成了问题,当然更由于改革开放,地方经济的发展,县里决定拆除木桥建一座石桥。那时石桥的建筑还主要靠人力,我们每次放学回来,总要看上好长一段时间,看到许多人汗流浃背,把一根根粗大的石桩打在河里,再想方设法一天天把一条条石板抬到石桩上,之后再浇上黄沙、水泥把桥面抹平。桥建成那天,县里还专门举行了开通仪式,人们载歌载舞十分激动,记得那时我们作为学生代表还表演了节目。
  一段时间后,当初建成还觉得挺宽敞的石桥不堪重负,因为随着开放搞活,国家鼓励多种经营给予许多政策扶持优惠,人们除了农耕外,纷纷搞起了其他产业,如蔬菜种植、运输、贸易等,每天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以至于我每次周末放学回家走到桥上都要贴着桥边走,生怕被碰到,不过,看到人们如此充实地忙着,家家盖起了小楼,再想想过去人们种种束缚下的畏畏缩缩无所事事,我心里挺高兴。我爸爸其时搞蔬菜种植,家里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大。
  我考上高中那年,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那年,村里要搞旅游开发,因为我们村河两岸森林、绿地到处可见,不断有台胞、外商来考察,最后一位台商决定投资开发农村旅游、度假,相继建成休假别墅、观光亭、旅游船后,石桥成了续后开发的的瓶颈,最后,市、县牵头,台胞投资一部分,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宽阔的大桥,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机器忙碌,第一次看到工人师傅用那么多的钢筋、水泥浇铸石墩、桥面……桥建成后,还雕上了十二生肖图案、装上了路灯,煞是好看。那时年轻的我还"斗胆"写信给县报建议为配合旅游开发,可以重建木桥,以备观光用,没想到县里果然在大桥建成后,在不远处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桥,为此我还获得县报的奖励,心里既是感慨又是无比的高兴。
  如今,每年回家我都要到两座桥上走走看看,看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群,看如在画中的村落,看旅游风景点的热闹……每逢出差,经过一座座桥时,我总是想起家乡的桥,特别是一次参观亚洲第一桥--上海东海大桥时,想起家乡桥以及各方面的变化,不禁感慨只有在新时代才会有如此的变化,桥的变奏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更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见证。
  现在,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国家要在家乡的河上建一座特大桥,我不禁祈愿:愿我们的生活如桥一样日新月异,又如家乡河上的木桥、大桥、特大桥一样继往开来,有着更美好的明天。

  中青在线专稿(J-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