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是谁在臆造中韩文化之争
2007-12-22
于德清
    从事编辑职业的子虚先生问身为记者的乌有先生: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乌有先生答曰:我从网上来,要到网上去。现在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报道一切,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近日,广州《新快报》接连推出系列中韩文化之争的报道,“韩国人发明了汉字”、“韩国要进行风水申遗”、“韩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些已然在网上成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又被该媒体当新闻来报道。这几集连续剧演下来,社会已然炸了锅。“文化蚕食”、“文化侵略”等舆论导弹纷纷射出,大有将人家炸回旧石器时代的气势。

    非常理解某些人士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然而,以平生之见闻,实在没有见过如此维护传统文化的。该媒体12月12日报道说,汉字“申遗”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就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经过十年研究和考证后,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他还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是,韩国联合通讯社就按图索骥去了。韩联社13日报道说,首尔大学没有名叫朴正秀的教授,而且韩国国内也没有要求为汉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举动。从韩联社的报道来看,汉字事件至少说明,我们的媒体一是没有认真核实新闻事实,二是小题大做,将一些连韩国人都觉得不着调的言论肆意夸大其效果和影响。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固然哗众取宠了一把,同时也硬生生被人家抽了一个嘴巴。

    令人称奇的是,这并不妨碍该媒体继续推出系列报道。结果又立刻招来了韩国媒体的辟谣。据中新网12月18日电,针对我国媒体报道:“韩国从2003年开始,就在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主导下联合数十个机关促进了风水地理说的世界遗产登记工作,将会在明年内结束登记工作。”韩国的《东亚日报》报道说,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文化财厅确认后,发现这并不是事实。风水地理说的申请是绝对不在计划之中的。

    好家伙,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的文化保护工作还未见得怎么样,却先吃了两堑而未增一智。当然,对于“韩国发明活字印刷术论”是否还会再被人掌掴一次,我们还在拭目以待。无知者无畏,如果我们的某些媒体和某些人士根本就不看外电,不关心人家在说什么,也许这部“妖魔化”韩国的闹剧还会继续演下去。

    看国内某些媒体的现状,似乎已做好了娱乐至死的准备。从“纸包子”到“第一次心动”,再到最近的“洪金宝猝死”事件,媒体不负责任的行为层出不穷。这次又是玩民粹,有意煽风点火,制造中韩之间的民间对立。不过,好在两国的有识之士皆针对此事发表了不少理性的言论。某些人的一肚子邪火,也就难以燎原。

    在这一系列的中韩文化之争事件中,固然要谴责媒体的操行问题。然而,无风不起浪,如果不是某种社会意识已经给韩国人酿好了一坛子老陈醋,媒体也就难以达成制造轰动效应之目的。媒体最多就是看准了这坛醋,并将其打翻而已。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需要保护,但是,当前的某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往往缺乏开放的心胸,因而,既不能正视与反思当前我国文化保护不力的现实,又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保护政策以嫉妒之阴暗心态视之。而当韩剧赚够了中国妇孺的眼泪、又当端午祭申遗成功,某些人的醋劲就会愈发强烈。这就如同没落贵族见不得暴发户一样。醋坛子被打破其实是早晚的事情。即便没人来打破,醋多了也会溢出。不过,如此善妒,实在有辱大中华文化的体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