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
星期
“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疑云
2007-12-26
本报记者 李斌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今年有两个“省级优秀学生”指标。按照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学校需提出至少6名候选人接受投票选拔。这所省级示范性学校的2800多名应届毕业生中,优秀者众多,“有五六个学生,考北大、清华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校方声称,只有3人“够资格”参加评选。

    这3名候选人都是本校教师子女。除校长李刚的儿子李天外,另外两人在高中阶段有过留级经历。

    经过票选,李天和学校某老师的女儿肖一胜出。按规定,省级优秀学生能获得高考加20分或保送上大学的资格。在河南省全体高中应届毕业生中,仅有90人能获此称号。

    李天和肖一的名字在十几天前已上报省教育厅,等待最后的审核。

    评优成了教师福利?

    在该校一名高三女生眼中,省级优秀学生的评选,已成为部分老师的福利。校长李刚很坦率地告诉记者,在过去5年中,学校一共获得13个“省级优秀学生”的指标,其中只有两名非教师子女获评。“教师子女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都是老师投票,没办法。”他说。

    很多老师知道,今年的评选只要不出意外,还会遵循“传统”。尽管如此,候选人名单在12月11日公布时,一些老师还是觉得难以接受。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位班主任还惊讶得吐出了舌头。

    这天晚上7点半,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全体高三任课老师、教研室组长和学生代表共117人被召集到老校区科教楼的一间阶梯教室,投票选举省级优秀学生。市教育局监察室主任和一位副科级官员到会监督。

    李刚没有出现在会场,放弃了他投票的权利。但在一位高三班主任看来,校长“表面上是避嫌,实际上是做做样子”。

    老师们稀稀拉拉地分散坐在能容纳上千人的阶梯教室里。这位班主任四处看了看,觉得大家的表情都很平静。主持会议的领导一本正经地宣读着文件。文件里说,这项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要秉公办事,防止不正之风的干扰”。他觉得有些“好笑”。

    投票纸发到各位老师手上。李天的名字被排在第一个。“这么排序是有意的吧。”有人嘀咕。

    投票结果当场宣布。李天得到63票,名列第二,顺利当选。他以7票的优势压倒了一个竞争对手杨远。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杨远在理科班排名460多位。从他的名字往后数270多位,才能找到李天的名字。

    文科班的肖一得票最多,有80票。在人们印象中,这个活泼好动的女生成绩平平,算不上优秀。

    校方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没有珍惜这次投票权利,而让他们手中的票变成了43张废纸。

    巧合还是“阴谋”?

    按照往年惯例,河南省评选省级优秀学生的工作应该在2008年春节后进行。那时,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已完成了所有科目的会考。但这一次,时间被提前到了2007年12月。参评条件之一也做了调整,规定: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会考成绩为优。

    正是数学这一科目,粉碎了驻马店高级中学一些优秀学生竞争“省优”的梦。

    该校教务处主任王改铭说,高三年级的28个班,只有25人考完了数学,其中有4名教师子弟。记者要求提供这些学生的名单。王主任走出校长办公室,不一会儿就回来了,看了一眼校长,说:“管资料统计的老师不在,拿不到”。

    符合评优条件的肖一、李天和杨远3人,正是由于参加了今年5月的数学会考,抓住了评优前的最后一次机会。

    为何2000多人都没有报考数学,而校长和几个教师的孩子却考了?有家长想不通,认为是李刚从中作梗,以保证自己的孩子没有竞争障碍。对此,李校长解释说,学校并没有阻拦,“咋考都可以,可能一些班主任做了学生的工作,不主张提前考数学”。

    记者采访的几名师生没有支持校长的说法。“学校让考啥,我们就考啥。”一名高三男生从高高的书堆中露出一副眼镜,对记者说,“很多同学都想早点考完语、数、外,但学校不让报。”几位班主任证实了这一说法。他们表示,在今年5月的会考报名中,学校没有安排数学,“要考得自己去教育局报名”。

    为何大多数人被蒙在鼓里,而未来的3名候选人却知道提前报考数学,这难道是一种巧合?记者采访过的几位班主任无法找到答案。一位老师至今还感到遗憾:“我要是早知道这个政策,会让我们班多报几个数学。”在一家小酒馆,另一位班主任皱紧眉头推测道:“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阴谋,很不可思议。”

    对此,校长李刚同样呵呵一笑。“没有,没有,我绝对没有提前得到评优的消息。”他说,这完全是巧合,“因为孩子觉得早点考完,可以全心全意准备高考”。李校长甚至表示,今年对评优时间的调整,“并不合适”。

    驻马店市以及整个河南省,到底有多少学生因为没有参加今年5月的数学会考,而失去了参评省级优秀学生的机会?记者从驻马店市教育局与河南省教育厅得到的是类似的回答:还没有统计。

    “如果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和李天同时报考了数学,你觉得他还有评优的可能吗?”对记者的这个问题,李刚没有正面回答。他只说了句:“我的孩子很优秀。”

    民意还是徇私?

    对儿子,李校长赞不绝口。虽然刚进高中时的成绩排在1000名左右,但“一直在上升,考过700多名、500多名,学习比他刻苦的人不多”。他用班主任惯用的词汇总结李天:刻苦学习、团结同学、尊重老师,表现很优秀。

    他说自己从小教导李天,“捡到东西必须交还”。孩子长大后,则教育他,“人家碰到你了,咱也要主动说声对不起”。

    至于学校推选省级优秀学生的程序,他一再强调,是“严格按教育厅的文件办”,不存在什么问题。

    “我强调省级优秀学生必须是成绩最好的,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的。”李校长自称曾公开表态,“我的孩子不占优秀生的名额。”

    “但省里文件一来,规定数学必须优秀,就只有他们3个人。”李刚说,“在投票前一天,我还对学校班子成员说,要不我的孩子弃权。他们说,你顺其自然吧,你要是弃权,两个评两个,不好投票了。”

    就这样,李天成了候选人,校长父亲“没有做任何工作”。

    按照河南省有关文件规定,省级优秀学生必须从省级三好学生或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中产生。根据李刚的说法,儿子在11月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也是民意推动而成。

    “在办公会上,我表态,‘李天不参加三好生的评选’,就把他从名单中去掉了。”李刚说,他表态的内容,会议记录里面有。他挥手叫人拿来一本16开大小的笔记本,翻到第一页,一字一句地念给记者听。念到最后,没有出现那句话。他说:“没有记录上。”

    这次会议是在11月6日下午召开的,包括李刚在内的11名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与会,从33名候选人中确定了第二天上报市教育局的7名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校长的儿子确实不在这份名单中。“但一些老师说,他表现很好,你不应该耽误孩子。”李刚说,最后,李天被列入后备名单中报了上去,“结果评上了”。

    李天获得的是除计划外的第8个指标。后来与他同时被确定为省级优秀学生候选人的肖一,当时也不在名单中。据称,她“向教育局争取了一个三好生的指标”,也就是第9个。

    在校方看来,那次评选也是公开透明的。但一位班主任觉得有问题。他说:“我们班报了一个名额,结果石沉大海,到底怎么样,我都不清楚。”

    评优与谁有关?

    16岁的李天,身高超过1.8米,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在一名同学眼里,他“不多说话,挺内向的,一直很用功,也不张扬,给我的印象很好”。但李天被推荐为“省级优秀学生”,却让这名同学感到“很不公平”。尽管她也觉得,“他是无辜的,虽是受益者,却是受人摆布的”。

    “班主任之前给我们打过预防针,他劝大家不要对评省三好、省优干和省优秀学生抱什么希望,一心准备高考。”另一名同学说,“但还是有人挺难过的。”

    李天的同学小米,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年级前几名,对评上省级优秀学生很有信心。结果公开后,他负气离开了学校,已有一个多星期没去上学。据他妈妈说,“情绪不是太好,也不知咋想的,不愿和家长沟通”。而在同学间,已盛传他要转学。

    省级优秀学生似乎与驻马店高级中学的绝大多数毕业班学生无关。在高三年级的每间教室里,挤着100多名学生(复读班则多达200多人)。他们坐在仅有成年男性手掌宽的长条板凳上,连起身都有困难,要走出教室,则需侧身而行。

    记者走访了9个毕业班,发现那些埋头苦读的学生,大都没有听说过评省级优秀学生的事。即便在李天和肖一的班里,也有同学木然地摇头。(文中学生因未成年,均为化名)

    照片:武汉市某中学高三学生在全力复习,迎接高考。周超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