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
阅读特稿•2007年度回顾
2007年,这些青春读物敲响青春的门扉
2008-01-01
本报记者 桂杰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这才是你的世界》超级老爸李乃义的另类家书

    当两个女儿的成长步入叛逆年代,这位超级老爸、美籍华人李乃义开始处心积虑:怎样才能把自己大半生所积累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告诉她们,使她们少走弯路。于是,有了这本关于“天地人”的“大智慧”书——《这才是你的世界》。李乃义称该书是“当代的葵花宝典”。

    《这才是你的世界》从神奇深邃的宇宙起源,到奥秘无穷的地球进化,再到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展现了一幅由自然到人生的宏大图景。作者以贯穿始终的“数量级”、“几率”、“演化”、“试炼”、“情性”、“理性”、“文化”等关键要素作为认知的利器。提出“知道,所以自在”的人生哲学命题。

    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进行打通,本身就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李乃义,带着他的平静、自在和快乐,带着他面对人世的通达和智慧,向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学会快乐的大门。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大师来做这样的书写。

    《岁月无痕》讲述留苏群体故事

    2007年11月17日,是毛泽东同志接见留苏学生并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重要讲话50周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一书以纪实手法,生动描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留苏学子的奋斗历程与曲折人生,把我们的视线扯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此书采取了两代留苏学子情感交流的视角,通过当事人的亲口讲述,结合大量史实资料,展现这一历史长卷。

    两位作者单刚与王英辉也是青年留苏学生。他们选取的采访对象,既有功勋卓著的高级干部、两院院士,也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普通科技人员。作者查阅了大量书刊、文献档案,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留苏群体所展现的奉献精神、爱国主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其他种种美德,对“70后”、“80后”的青年一代则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墨迹》:曾子墨讲述成功的“独家秘笈”

    王朔做客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时,曾说:“我特喜欢你们台的曾子墨,她是继林徽因后最有范儿的人。”能不能和林徽因相提并论有待商榷,但能让朔爷夸奖,自然得有两把刷子。

    书香门第出身,家世好,肯用功,好上进。曾子墨的少年时期就在人们通常的轨迹中成长,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当同学正为高考焦头烂额时,她已被保送上大学;当同窗们还在苦攻英语课程,她已持全额奖学金踏入美国名校;当在华尔街的事业似乎已达到顶峰,她又毅然决然投身媒体……今年,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墨迹》,与读者一起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

    在许多观众眼里,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曾子墨是青年人成功的典范。在新书《墨迹》中,曾子墨就用轻松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上学到成为华尔街明星,再到入主凤凰卫视,不无幽默地展现了一个中国女孩的努力和智慧,并巧妙总结出自己取得成功的“独家秘笈”。

    《没有我们的世界》科普作家的大手笔

    《没有我们的世界》是科学作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闻学副教授艾伦·韦斯曼的新作。韦斯曼并没有详述究竟是什么毁灭了人类,而仅仅是假设人类突然灭绝,并且推断了在其后的数年、数十年、数百年间最可能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这个假设是作者在构思中最巧妙之处。

    韦斯曼称他并非暗示大家要为人类的突然消失而焦虑,而是希望把人类消失这个假设作为一个切入点,以审视我们的地球。通过观察没有人类的世界中发生的林林总总,我们可以从独特的角度来审视眼下的世界在往何处发展。随着灾害性气候的频繁发生,许多人可能会想,我们不会有什么乐观的未来了。韦斯曼在本书的末尾提出了一种观点:人类要想作为当前生态系统的一分子继续留下来,就要更多地注重保持生态平衡,但他并不认为为了使地球恢复到更加健康的状态人类就必须全部消失。

    《变形计》以娱乐的名义关注社会

    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的图书版《变形计》脱胎于湖南卫视原创栏目“变形计”。不可否认,这档栏目是一档“娱乐真人秀”栏目,不过是在大众娱乐的底色涂抹上社会焦点的颜料,其商业煽情的本质没有太多的改变。

    但是,7天的“变形”和错位展现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个有争议的娱乐节目创意,倒不如说是我们这个社会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截面。正因为如此,超越节目本身的“残酷”,在变形与错位中会更真实地触摸到城乡差距的鸿沟,在残忍和震撼中唤起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痛感意义,这是在《变形计》作为一档娱乐节目以外的社会意义。

    但是透过喧哗评论的背后,在娱乐的名义中,我们却觉察到了一种被媒介弱化的社会责任和民生意识。

    图书版《变形计》作为“变形计”的二次传播,从一开始就浸染着“变形计”娱乐和社会的两大精神,它不仅忠实了原节目,而且挖掘了其思想内涵、社会价值,并请来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对故事的具体细节给予心理分析,以期放大事件本身的内涵,并谋求解决寻找某些社会普遍问题的解决之道。

    《钱学森书信》思维方法启迪后人

    这部《钱学森书信》是钱学森科学思想和观点的展示,也是他做事、做学问乃至做人的生动体现。此书收录的第一封信是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在美国写给陈叔通老先生的;最后一封信是2000年11月26日写给他的秘书涂元季的。收信人之中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科学界人士。其中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因要讲授他那篇《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向他求教,他也回信给予耐心解答。

    一部《钱学森书信》捧在你的手里,犹如一个活生生的钱学森站在你的面前。读完这部《书信》,掩卷冥思,你不仅可以看到钱学森的“外表”,还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在当今这个电子化的时代,书信已经让人觉得奢侈,在这些珍贵的书信中,很多是钱老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他善于大跨度地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艺术联系起来思考一个具体问题,正因为如此,渗透在书信中的这种思维方法能给人以最大的启迪。

    《抗战女性档案》抢救最后的“女八路”

    当女作家张西用含泪的目光去关注这批抗战女八路的时候,这段历史注定会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留痕。

    她们原本是大资本家、大地主、大官僚、高级军官及社会贤达人士家的千金小姐,她们是中国最早一批接受学校高等教育的女学生;她们美丽、聪颖、多才多艺,原本可以有另一种前程——然而抗战爆发了,她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她们走向了战场,尽全力做着一个女性所能做的任何事情,因为她们的出现,那残酷的战场增添了几许色彩和诗意以及更多的残酷……

    作者张西曾历时9个月,深入到山东沂蒙老区等地,先后寻找到了20多位幸存于世的女八路军老战士,聆听了这些老人回忆生命中那一段最珍贵的记忆。这些老人,最年轻的82岁,最年长的已经95岁。作者经过精心整理这些材料完成此书,力求真实完整地展现20多位女八路军战士对往事的回忆,力图全面展示那个年代的女八路军的生存实录,展示她们的选择、她们的青春和她们对爱情、生活的向往。

    同样,作者奋不顾身的“抢救”之举和这些女八路的故事都让我们心生敬意和感动。

    《心月何处》揭示嫦娥工程的意义

    嫦娥奔月,这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神话。多少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国人民一直梦想有朝一日也“可上九天揽月”。2007年,我国的探月“嫦娥一期”工程把这一美好梦想变为了现实。《心月何处》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

    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胡平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可以说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通过人与事去见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和他的杰出儿女们的追求,《心月何处》让我们在阅读中心有所属。

    《一网情深》让李开复和学生零距离

    《一网情深》是李开复在“开复学生网”(现名为我学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它不仅凝结了李开复和三十万位注册访问者“零距离”接触的思想火花,也有多位热心网友、专家、志愿者的回帖、建议和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开复对内容重复的问题进行了合并整理,对过于零碎的文字进行了过滤浓缩,最后按照话题内容做了简单的分类。无论问题还是回答,都使它们保持了原有的对话感和现场感,把当时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交流气氛传递给读者。

    有“大学生教父”之称的李开复在2005年写下了第一本给青年朋友的书《做最好的自己》。该书一经出版,便在各大高校得到了广泛传阅,销售量突破80万册。之后他又出版了《与未来同行》从修身、立志、躬行等角度阐述了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价值观,思想,以及学习方法。《一网情深》是一本与广大青年互动的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本精选了200个案例的青春读物能够给广大青年朋友提供一些实际性的帮助,而不是一本充斥在书店中的“励志垃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