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5日
星期
城市规划建设应有“民生标准”
2008-01-05
新华社记者 侯严峰 李丹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湖南省衡阳市制定城市改造规划时,将市民反映强烈的建筑密度大、交通状况差、绿化面积小、文化特色淡等问题,作为调整的重点。如今,千年古城衡阳靓丽丰韵的面貌,令来访者耳目一新。

    衡阳的规划建设也曾迷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建筑密度过大,市民们对此颇有微词。在新一轮规划改造中,衡阳市政府没有把城市规划简单地交给几个职能部门或几位“知名专家”,而是深入街区,倾听民声,把城市面貌改善与市民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创立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民生标准”,让市民在自己参与规划的城市里惬意栖居。

    百姓是城市的主人。一座城市规划建设的如何,也是老百姓看重的“民生”内容之一。然而,就有一些城市管理者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他们看来,城市规划建设这样举足轻重的政绩,只有交给“专家”才放心,只有政府部门攥着才“有把握”;至于普通市民,既不懂专业,又不掌实权,就不必跟着掺和了。

    惟有真正相信和尊重市民,才能造福市民。对于广大市民就城市规划建设发出的民声,是真听、真信、真纳,还是做表面文章,糊弄市民,是检验各级政府是否惦记着“民本”的试金石。也是在湖南,有个城市规划市区绿地时,曾煞有介事地搞了不少“求纳民意”的名堂,还大张旗鼓地进行“网上公示”。到头来,个别领导一句话,就让本应属于市民的公共绿地一夜之间变成了房地产商的开发“蓝图”。

    政府部门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是必要的,专家的科学论证也是管用的和必不可少的;但是,无论规划还是论证,心里都要惦记着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把城市规划建设的“家底”交给城市的主人——市民,不仅是对城市管理者“民生”意识的考量,而且能够切实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适用有效。

    据新华社长沙1月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