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爷爷召唤公众亲密接触科普
组建于 1997年的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现有团员30多人,平均年龄65岁以上,以中科院研究员为主,还吸纳了各部委、院、校的退休专家、教授。10年来,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 246个市、县,演讲3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
学校里的自动售货机是用什么原理在运作?海军服的领子为什么和别的军装不一样?为什么中国的汽车加90或93号汽油,而美国的汽车却加87、89号?
这些可能天天都会跟你擦肩而过的现象,你想过要了解它是为什么吗?台湾资深创业投资人士Mr.6(本名:刘威麟)在他的博客中提到,他从小就喜欢对日常生活追根究底,每每搞清楚一个问题,他心中就会涌现出一种快乐的情绪,就像小时候从科普书中学了一些科学知识,然后跑过去自豪地跟妈妈说:“看,我也知道!”。
2007年年底的一次名为“科学家向青少年传播”的研讨会上,一位与会专家告诉记者:“通常喜欢追根究底的人,大多数都接受过一些成功的科普教育。”不过,多数研讨会参与者认为,我国的科普教育要和科技兴国的战略相匹配,还需要大踏步的前进。
七成人认为科普就是科技馆或博物馆里的海报、图片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对1341名青年进行了一次在线调查。调查显示,73.9%的人对科普的第一印象就是“科技馆或博物馆里的介绍海报、图片”;35.3%的人对科普的第一印象是“街边的报栏”;另有21.9%的人认为科普等同于“冗长乏味的讲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能否接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然而,在很多科普工作者眼中,仅仅依靠挂在墙上的海报和照片来宣传科普,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中国科普研究所2007年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科普形式依次是:“科学家开放所在实验室或利用科技馆设展台,向青少年介绍自己研究的新进展”(63.3%)、“通过少年科学院或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形式,科学家指导青少年开展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和技术创新项目”(60.2%)和“科学家和青少年见面,并与他们对话或作科普报告”(60.2%)三种。
科普研究所的主任翟立原提到,青少年喜欢互动性强的科普方式,但是上述年轻人喜欢的科普方式,并没有得到参与调查的科学家们的广泛认同,科学家们对“开放实验室或在科技馆设展台”这一国外通用的科普形式的认同率仅为43.5%,而选择“直接参与电视、广播中的科普节目的设计”的更是低至8.7%。
研究表明,造成我国科普形式较为传统单一的原因,是一些科学家对新的传播方式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未来的发展中,那种能体现科学家和受众之间思维互动的参与性方式显得愈加重要。
组建于1997年的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就是希望以生动的科普讲座,给公众提供更多了解科学、走近科学的机会。该演讲团目前有团员30多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为主,还吸纳了各部委、院、校的退休专家、教授。
“科普不能和孩子们讲理论,要用简单轻松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演讲团副团长孙万儒说,团员们总结出的一条做好科普报告的规律,就是每隔10分钟要抖一个包袱,可以提出新问题,也可以给出一个答案,总之要让孩子们不停的思考。
几年前,演讲团在清华附中作过一次报告。70多岁的张孚云在上面讲的时候,无意中动了播放幻灯的电脑键盘,PPT画面显示不出来了。这时,孩子们就在下面齐声喊话给老爷爷指挥:“点‘取消’!点‘取消’!”,然后又继续喊:“点‘确定’!点‘确定’”。不一会儿,故障排除了,讲座继续进行。
当时,演讲团的团长钟琪在一旁看得鼻子发酸,几乎感动到落泪。接受采访时,她告诉记者说:“科学发展太快了,当年的科学家也有跟不上时代的时候,不过这种温馨的互动场面还是很让人感动。”
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0年来,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246个市、县,演讲3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
可惜的是,这样的演讲次数对于我国的科普宣传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本报调查显示,41.8%的人只听过1~2场科普讲座,26.4%的人一次也没听过。
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但是能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活动实属凤毛麟角。本报调查显示,尽管有71.9%的公众认为,科普宣传“很必要,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但是有39.3%的人对科普讲座的印象是“和上课差不多”;26.6%的人则感觉,“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当然能起好的作用,可是好的活动很少见”。同时,也有32.1%的人对听过的讲座感到“新鲜有趣,至今难忘”。
钟琪团长强调,演讲团从创立之日就坚信,科普不是拿原来的旧知识去贩卖,科普讲座是再创造。科学研究做得好科普报告不一定就能做好。据她介绍,现有的30多名团员是从几百位科学家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空军指挥学院的少将徐邦年,试讲了4次才被通过。
钟琪团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严把质量关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是顶着学校和家长的层层压力的,同时,一场好的科普讲座会给青少年开启科学的大门,而一场劣质的讲座会断绝孩子们以后再听科普报告的可能。
听过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讲座后,有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反馈:“这是我上学以来参加过的最好的课外活动!”“西部学生的经济条件差,但是求知欲并不差!希望你们再来!再来!再来!”
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听到的科普讲座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实用的科学知识”,占78.5%;其次是“我国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占61.0%;列第三的是“可以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占53.4%。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故事、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内容也是吸引听众的亮点。
据翟立原主任介绍,国内的科普讲座,多数传播的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很少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对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很有帮助。
科普演讲团的老爷爷们曾在云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作讲座。当时,一个小女孩向爷爷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见地的问题:现在的克隆技术都是雄性克隆雄性,雌性克隆雌性。可不可以用雄性动物克隆雌性动物呢?因为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只要把其中的一个Y染色体替换成X染色体就可以了吧?当时的科普团员们认为,小女孩的思路是很可行的。三年后,美国科学家才完成了类似的克隆实验,这也证实了这个云南乡村中学的小女孩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科学家传递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青少年受益最多
科普讲座的听众最常问的问题是:你是怎么成为科学家的?北大的一位教授回答:“笨鸟先飞是我的座右铭。”钟琪团长认为,如果你的科普报告做得好,让学生们信服,他们就很想了解你在人生观方面的看法。这时候,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才会逐步显现。
“我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我们还要让他们看到什么是科学家,科学家有什么样的气质。团长要求必须整齐着装,因为你在台上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位团员表示,希望孩子们能从言谈举止中感受到科学家的精神和品格。
科普研究所的调查也反映了科学家对青少年传播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当问到“你认为科学家传播的哪些思想道德素质使青少年受益最大”时,获选率最高的是创新精神,占69.6%;其次是社会责任感,占56.5%;第三是合作性,占39.1%;并列第四的是意志力、诚信、自信心、独立与主动性、与他人沟通的技能,均占17.4%。
回忆起十年来的演讲历程,一位老团员笑谈,讲座的条件再艰苦,大家也都会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我们可能已经讲过上百场,少讲几场没什么。但是很多学生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听科普报告的机会,所以我们务必要讲好。”他提起,有的时候在操场上讲座,大风吹得嘴里都是沙子,说起话来咯吱咯吱响,那也要坚持到底,要让学生们看看科学家的执著精神。
公众漠视科学素质的培养源于多数人不知道对孩子将来有什么帮助
演讲团成立的十年中,由于老科学家们高质量的科普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司局长班已经把演讲团的科普报告列入了正式课程。
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中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
会上,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的特级教师周又红提到,北京市的一些区属少年宫,科学课程已经被取消。她所在的西城区少年宫仍保留着青少年科技课程,一年收费380元上30节课,这个收费标准比艺术班低很多,但是选择来上科学课的学生还是少数。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少年宫纷纷出现“艺术热,科学冷”的局面。原来的科学发明或科普课程纷纷被艺术课程取代,有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科学”老师替“艺术”老师打工的局面。
本次调查显示,66.0%的人认为原因出在“多数人并不了解提高科学素质能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帮助”,59.7%的人认为原因是“部分少年宫的管理者急功近利,什么班赚钱开什么”,49.9%的人认为原因是“没有好的科学课程或指导老师,提不起孩子的兴趣”,还有45.0%的人甚至认为“培养艺术素养更重要,改善气质的同时,一技之长在考试时还能加分。”
“家长们不知道科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很可能是他自己也从未尝过科学的乐趣”,一位网友如是留言。
Mr.6观察他身边的人发现:“进入社会后,在许多地方,我们急着完成任务,在另一些地方,又得做出全盘的思考,无法针对某一样东西,挖挖挖到‘见骨’。事实上,这种乐趣很容易体验,譬如学会自己制作葡萄酒;譬如完全摸清楚电视遥控器的构造……人人都可以尝到一种‘追根究底’的快乐!”
“这种感觉就像孩童指向天上的星星,问清楚它是什么,让一道小小的知识流,下载到脑子里,刹那间,眼睛晶亮;此‘根’此‘底’虽小,却如此的真实、永恒。以后的生活中,这种对科学追根究底的态度会带给一个人持久的快乐。”他说。
照片:2005年3月22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少泉在济南市十亩园小学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知识讲座。吕传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