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8日
星期
三星放飞跨国梦
2008-01-08
本报记者 曹竞 辛明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三星的品牌形象从三流上升到一流,是在1997年正式成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后开始的,但他们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梦想,却是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放飞的。

    “在汉城奥运会时,我们只是那届奥运会的韩国国内赞助商。但也正是那届奥运会,让我们提升了品牌形象,并从此变成一家跨国企业。”在位于首尔的三星总部,接受采访的三星电子公关宣传部部长李永国说起这话时显得非常自豪。

    他还专门给记者列出了一组数据:“我们在1988年的销售额是3兆韩元,利润大概是1000亿韩元,到了1995年时,我们的利润达到了2.5兆韩元,尽管后来因为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我们的利润有所下降,但在1997年三星成为奥运会‘TOP10’成员后,销售额再度大幅上升。2007年,我们的销售额上升到90兆韩元。”说到这里,李永国调侃道:“但是获得的利润是不能随意公布的,因为会对韩国的股市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星销售额的直线上升虽然不能全部归功于奥运会,但李永国也承认,汉城奥运会的召开对三星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汉城奥运会是三星第一次和海外大企业共同登上奥运会的舞台,尽管当时我们赞助的只是家电这部分。但大量的外国游客在那时涌入韩国,他们开始从奥运会的标识旁认识了三星。”

    “也正是在1988年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提出了‘TOP10’计划。当时的三星还不是全球性企业,在实力上还不能和国际大企业抗衡。但那次奥运会上的亮相,让三星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要登上奥运会最高峰的决心。”李永国说。

    当时的三星还只是刚刚开始迈出国门,所以,在国际奥委会的“TOP10”里并没有他们。而这个计划的实现是在9年后。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星就是韩国一流企业了,当时公司就开始注重体育营销了。通过我们的测算,体育营销是公司整体营销中效果最好的,这点也在汉城奥运会时得到了验证。”李永国坦言,从那时起,三星就非常期待能够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

    机会出现在1997年,当摩托罗拉在和国际奥委会就赞助费用讨价还价时,三星接到了时任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麦克尔·佩恩的电话,并在短短的3天内敲定了赞助方案。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星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但9年前赞助汉城奥运会获得的成功,让三星不愿错过这样一次良机。“在成为‘TOP10’后,三星对无线通讯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并最终决定以无线电话公司对奥运会进行赞助。”李永国说。

    事实证明了三星决策的正确。在2007年,按照李永国个人的估计,三星的利润达到了惊人的8兆韩元。“每届奥运会后,我们都会对赞助效果进行测算。”在被问及具体效果时,李永国笑着说,“这是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也希望能够算出个具体的数据来。但这真的很难,不过,销售可能会具体到数据,但赞助奥运会对三星品牌的提升就绝无法用数据量化了。我们已经和奥组委又签订了8年合约,直至2016年奥运会,我想,这份合约或许已经说明了奥运会对三星而言的价值。”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