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8日
星期
《庄子奥义》致力于“和庄子直接相遇”
韩少功:不懂一点庄子是当不了好作家的
2008-01-08
本报记者 张彦武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7年岁末,著名作家陈村、韩少功、叶兆言、毕飞宇、周实、伍立杨和学者余世存、单正平、徐晋如等齐聚三亚,研讨江苏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上海作家张远山的新著《庄子奥义》。

    在《庄子奥义》一书中,作者张远山考定庄子(前369~前286)为宋人,考定暴君宋康王在位长达52年(前337~前286),两者毕生共始终。庄子著书批判君主专制,贬斥强化专制的儒墨学说,既要避免母邦暴君宋康王诛杀其身、剿灭其书,又要预防后世暴君剿灭其书,因此不得不支离其言,晦藏其旨——这就是“庄子奥义”。

    《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共有52篇,西晋儒生郭象删去19篇后,始成今本《庄子》33篇。郭象《庄子注》,被古今庄学家奉为庄学至高权威。但张远山考定,今传《庄子》33篇,无一全真原文,均被郭象先以儒学成心故意篡改,再用儒学观点恶意曲解。儒生郭象以注庄来反庄,用伪庄学遮蔽真庄学,蒙骗愚弄世人长达1700年。

    张远山自1982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时就开始研读《庄子》、诸子和战国史,此次以翔实证据完成了古典中国的一项学术打假,把文化罪犯郭象捉拿归案,并校勘整理出《庄子复原本》。在此基础上费时3年,撰成《庄子奥义》。

    作家陈村2007年刚刚重版《小说老子》,深知研究先秦诸子的甘苦,他笑称读《庄子奥义》是“十目一行”。陈村认为,张远山的多年研究可以保证这本书“至少可以和那些‘庄子心得’区别开来”,“哪怕引导大家读一遍《庄子》也好”。

    作家韩少功对张远山25年来潜心庄学研究“很感动”:“都市里安心做事的不多,谈主义的多,谈问题的少。”“中国作家不懂一点庄子,没一点庄子的心态,是当不了好作家的。”根据韩少功的阅读经验,中国历史上对文学史贡献比较大的多是“懂一点庄禅的”,诸如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大作家,而“韩愈是大儒,成天想做官想遇到伯乐,文字老到,但我不喜欢”。

    韩少功特别肯定了张远山行文的“自由活泼”。作家毕飞宇虽然和张远山是第一次见面,但此前阅读《庄子奥义》电子版时就已经想象出作者的大致面貌。

    作家叶兆言则建议张远山适当考虑市场需求,把写作计划中可读性最强的“庄子传”提前出版。

    学者余世存表示,“庄子那种坚实的生活方式,对我今后的言路、思路上会有触动。”

    在小说家们盛赞《庄子奥义》的同时,新语丝和天涯“闲闲书话”等知名网站、论坛也出现了对该书的一些尖锐批评。作者张远山表示,愿意接受批评者根据《庄子奥义》文本本身直接而来的批评。

    为了让读者比较自己对《庄子》的解读和历代解读版本的差异,张远山开设了“庄子江湖网”。其中,“白文版本”栏目将郭庆藩版、王先谦版、刘文典版、王叔岷版、陈鼓应版和道藏版、英文版与张远山版全部收纳,专门的网页设计让网友可以和同时任意选择两个版本在同一页面进行对照。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