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8日
星期
看不懂涨学费能让穷人上得起学
2008-01-08
谢昱航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在“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作演讲时,茅于轼称,他赞成提高高校学费:在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通过提高学费来增加更多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才是解决穷人上学问题的最好办法。(国际在线1月6日)

    茅于轼的上述说法,出发点似乎是同情穷人孩子,想要帮助他们。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提高高校学费,到底能给穷人孩子带来什么?

    先看看助学贷款。贷款是向银行贷款,而增加的学费是给了高校,高校收入的增加,如何会变为银行贷款的能力和信心的增加呢?莫非高校会把一部分学费转交给银行,或者承担学生不能还贷的风险?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学费增加了,上学的总成本会增加,增加贷款额度,会让眼下上学筹资方便一些,但其毕业后还贷的负担将随着学费的提升而增加。

    帮助穷人孩子上学,只是关注穷人、帮助穷人的一个方面,却不能解决因高学费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许我们还记得因扛不住工作重压而自缢身亡的华为员工张锐。张锐其实早已感受到自己适应不了华为的工作,两度想要辞职,但因上大学时欠下了5万多元的债务,父亲下岗,母亲又没有工作,家里才劝他坚持,他也别无选择,直至精神崩溃。不是那沉重的债务,张锐至于用生命去扛工作重压吗?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是好事,但让他们背上太重的债务,无疑是不人道的。

    近年来,欠贷毕业生的人数在增加,有近20%的贷款毕业学生存在不还银行钱等违约现象。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光明曾透露,助学贷款拖欠的金额大约占助学贷款总金额的10%。这么多人欠贷不还,并不都出于恶意。媒体报道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有些因为没有找到较好的工作,而收入很少,再加上家里负担沉重,影响了按时还贷。最近,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2007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六成硕士生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2000~3000元,且498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即失业的大约在150万左右。事实证明,我们不能对时下大学毕业生的还贷能力有太高的期望。

    本来,现在普通大学一年5000元左右学费,已经占到人均GDP的40%以上(而世界的一般比例是5%~10%),中国大学四年学费相当于一个农民家庭不吃不喝41年的劳动所得,而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平却逐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加学费,不是要很多贫困生更加艰难吗?贷款增加,不过是让他们有更多的欠债机会。

    再看看奖学金。奖学金是奖励优秀学生的,而优秀学生并不等于穷学生。如果奖学金都给穷学生,那这奖学金就不叫“奖学金”了。当然,可以专门给贫困生建立奖学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靠什么来保证增加的学费都用作奖学金?会不会被高校用来圈地,用来建高级办公楼和高级酒店,用来增加员工福利?

    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很好解决,通过提高学费来帮助穷人读大学,就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