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伦的房子要被拆掉了。他住在贵阳市云岩区文昌北路。此处要建一个占地颇大的公厕和垃圾转运站。
关于这个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的规模,公开流传的有3个版本。
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筑地字(2005)118号文件,云岩区文昌北路等5处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的规划面积共计1612.8平方米。
两年后的2007年8月15日,云岩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文昌北路垃圾转运站及公厕的立项批复》文件中,文昌北路一处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的规模变成了4000平方米,建设投资580万元,资金来源为引资。
但在施工现场,这一名为“文昌北路垃圾转运站、公厕建设工程”的项目,建筑面积已经达到5000平方米。同时效果图显示,该项目为单层建筑。
按照贵州省的有关规定,“拆迁人需要拆迁房屋,必须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拆迁计划及拆迁方案”,有了批准文件后,才能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
1月7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贵阳市规划管理局市政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处已经接到了文昌北路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的规划,截至日前,这个项目并没有被核准批复。“没有规划许可证,项目是不能开工的。”该工作人员说。
他还透露,文昌北路申请的规划面积,也不是现场项目中所说的5000平方米,而是500余平方米。
至于5000平方米这个数字是如何来的,他猜测可能是存在回迁户,因此要预留土地。“要是有回迁户,那项目就不归我处规划。”他表示,“但我还没有听说文昌北路有别的规划项目。”
一边是“没有规划许可证,项目不能开工”,一边却早在去年10月,就紧锣密鼓地开始拆迁了。记者获悉的一份材料上显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云岩)区发改局、区建设局要帮助区环卫站按照‘边施工,边办手续’的方式完善相关批件手续”。
拆迁一开始,71岁的胡同伦着急了。因为在这5000平方米的土地上,有2400多平方米的建筑,他正在和一家公司争产权。虽然他现在仍居住在这个地方,也不交租金,但产权并不在自己手中。
胡同伦提供的材料表明,这2400平方米的建筑系其台胞表哥出资修建。后因历史原因,他替表哥管理的公司及其财产全部挂靠到了集体所有的中东工业公司旗下,但其实质是私人所有。不过,云岩区信访局的一份文件否认了胡同伦的说法。文件认为,胡当初管理的贵阳力光电器成套厂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其财产应属集体所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争执不下。但拆迁在即,去年12月20日,中东工业公司给胡同伦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在5日内腾房搬迁到“贵阳市城基路70余平方米居住”。
“城基路至少也有一两公里长,这让我咋去找呀?”胡同伦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收到这样一个没头没脑的《通知》。
他没有搬迁,但5天后,“家人和一些邻居遭到了一群歹徒的毒打”。记者也看到了缠着绷带的胡的邻居以及歹徒的凶器。
文昌北路居民比较集中,至今没有一个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大都是堆放在临时垃圾点。贵阳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区里尽快改善周边居民环境。
对改善环境,胡同伦没意见。但他觉得施工单位醉翁之意不在酒,是看中了这块地皮的商业价值。同时,拆迁一些居民的煤棚,“势必影响建在高地上的居民楼的安全”,而“这些居民楼可能是开发商下一步的目标”。
在有贵阳“饮食一条街”之称的文昌北路,可谓寸土寸金。胡家对面一个十七八平方米的小店,月租金已到5000多元。有房地产商预测,这5000平方米的商业价值,至少在8000万元以上。
“5000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世界杯用的足球场不过7000多平方米,一个标准篮球场不过400多平方米。5000平方米,足够两支足球队踢足球,十几个篮球队打篮球了。”胡同伦嘀咕道。
“不少人开玩笑说,这么大的公厕,能容下半个贵州城的人来撒尿。”他指着眼前的工地说,“好几千万一泡尿,这尿可真够贵的了。”